「碎股黨」揸東亞

「碎股黨」揸東亞

【股東情況】
翻查東亞(023)股東名冊,發現該行有逾9,000名實名股東,當中不少甚為長情,持股近50年不放售,亦有不少宗教、慈善機構買入當投資組合。
東亞有數名股東,最早自1968年持股至今,亦有自1970年買入的股東已經身故,仍然保留22萬股。該行的股東背景堪稱無分宗教種族,東南亞股東比一般藍籌股多,屬宗教團體的股東計有香港伊斯蘭聯會(持3.3萬股)、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持880股)、法藏寺(持234股)。此外,保良局(持25.2萬股)、心光盲人院暨學校(持2萬股)、香港露宿救濟會(持9,145股)、劉氏宗親會(持3萬股)、林護紀念基金會(持10萬股)亦有投資東亞。
數年前盛行的「碎股黨」亦有落戶東亞。最誇張的是有分屬五個姓氏的12名股東,在2012年8月合共買入180股,卻「妙用」一個樂富富強苑單位和四個大角咀大同新邨單位,以不同寫法,各拆成15個地址戶口,每個戶口只持有1股,變出180個持股戶口。
碎股黨當年最大作用是為公司「種人頭」,確保通過議案。但2014年起,香港註冊的公司(如東亞)點票時不需再「數人頭」。碎股黨亦可以利用賺取供股價與市價的差額圖利,不過東亞近年並無供股。為東亞處理股份登記的卓佳,其發言人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曾解釋,不少股東為盡取股東大會禮品,不惜拆開碎股登記。有公司的應對方法就是「斷人頭計,即使拆開唔同地址,只會畀一份禮物。」以他經驗,「唔一定會着數到,但總會有人咁做」。
東亞始創於1919年,現存實名股東紀錄最早可追溯到1968年,但多為李家成員,如李國寶妻子潘金翠及其姊妹、李福善妻子等。
該行其他名人股東尚有信和(083)創辦人黃廷芳遺孀及兒子黃志祥、黃志達。其他包括與東亞創辦人簡東浦淵源甚深的大有銀行、前特首夫人董趙洪娉等、盤谷銀行、新地(016)主席郭炳聯、「股壇長毛」David We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