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寫到中西教育的不同之處,同樣地在孩子養育過程中,中西父母所持的態度也迥然不同,在這裏我做一個簡單的比較:
成長過程:
西方──用尊重、鼓勵、讚賞和信任態度對待。在日常生活中,要孩子學習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家庭其他成員及要對家庭負責任(例如幫手洗碗,剪草,做家務),要孩子明白有權利就有義務。
中方──用階級尊卑、不讚賞態度對待(做得好是應該的,做不好要受懲罰),常把自己不能實現的理想強加到孩子身上。在日常生活中,過份地照顧孩子,樣樣幫孩主作主,不須做任何家庭工作。以致孩子嬌生慣養,覺得得到的一切是理所當然,不用付出。
學習:
西方──循序漸進,誘導式教育,發揮想像力。
「課前預習,課室互動」-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的新教育方式試行多年,學生作主導,老師作引導,提升教學質數。
中方──不切實際的將標準提到很高,例如幼兒學習班就要識所有英文字母,孩子會對學習產生反感,緊張,煩躁。
發揮長處:
西方──認為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與特質,針對孩子長處,給予機會讓長處盡量發揮,幫助孩子建立樂觀及積極心態。每個孩子長大後,皆有個人之處,多元化地貢獻社會,令國家有不同人才。
中方──讀書不好就是無出息,不理會他們有其他長處,例如對藝術很有天份,考試沒考好,父母就責罵。孩子只不停讀書,扼殺了其他潛在特質,令許多人才埋沒,及過份傾側某行業,不能百花齊放。
尊重:
西方──對小孩當成人一樣尊重,父母有錯也要say sorry,入房敲門,和子女商量才作決定,不干預子女私隱,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獨立自主的個體,有性格。
中方──小孩絕對要服從長輩,長輩作出所有決定,父母永遠是對的,孩子不得反對,孩子私隱度低,久而久之,孩子變得依賴,無性格。
表揚:
西方──經常性表揚,西方父母從不吝惜對孩子的讚賞,孩子會根據父母或老師給自己的評價而給自己定位,如經常被表揚,他就覺得自己特別優秀及充滿自信心。
中方──經常訓斥、挑剔、責備、挖苦,有意無意貶低孩子的成就,令小孩覺得失敗,否定自己的能力,產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
結果:
西方──遇到問題會嘗試自己去解決,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壓力,競爭力強。
中方──遇到問題大多不嘗試自己去解決,向父母求助。不能承受壓力,很易放棄(最近學生自殺事件可見一斑),不順意時,就覺得別人虧欠他們及怨天尤人,競爭力低。
各位父母,是時候自我反省及作檢討喇。
范統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