咁啱今晚邊開着電視邊工作,估唔到見到最多嘅係銀行同財務公司的借錢廣告。每節都有,甚或加埋借錢網上平台或Apps中介公司嘅廣告,可以喺同一廣告時段見到兩個同借錢有關嘅廣告。銀行真係有咁多錢想借畀人?同時又有咁多人要借錢去找卡數、或找完卡數再去shopping掃貨?真係有咁「易借易還」?做廣告多年,一向心裏都唔想做啲鼓吹勁借錢去狂消費的宣傳。錢可以使,唔夠亦可以問人借,就算真係「貸款易到極」,但基本應自問個人嘅還款能力而量力而使、繼而量力而借。如此簡單嘅道理,唔使人教啦!
記得好細個嗰陣,爺爺教我做人道理:「第日大個,有朋友問你借錢,係好朋友嘅要幫忙,借得畀人,就要預咗冇得還。」長大了才明白,當中確實蘊含智慧。人家唱「承諾,值萬金」,借錢時當然信誓旦旦,一講到還錢,便逃之夭夭。
仲來個「卡數一筆清」。有時,借私人貸款去還長命卡數都未嘗不是一個唔錯嘅解決方法,至少唔使枕住捱咁高息。繼我話,最重要都係講求自己有冇好好計劃,真係一筆還一筆咁清。唔係呢頭借、嗰頭碌,唔爆卡都難,借到幾時才還得晒?有時,真係好怕睇到啲貸款廣告影住個女主角一邊告別厚厚的信用卡黃單,一邊攞住十幾個shopping bag ……正正就講明,好一個惡性循環,財務公司生意,長做長有。
十幾年前,喺某大廣告公司做,嗰陣個老闆係一個好巴閉嘅女人。佢仲出名縮骨,成日放工經過啲junior同事就好順口咁問:「有冇散紙?咁啱冇散紙搭的士?」啲同事怕老闆又唔敢推,通常都借一百幾十。結果?唔使問啦?當然一去冇回頭!有一次放工時分,呢位女Boss一直行出走廊,直到reception,一個同事都見唔到,佢就好自然咁問守夜更嘅「食Q」王伯,同一個問題,得到不一樣的回應。王伯:「我大把散紙喎,你要打散五百定一千蚊,我幫你唱吖?」無語。
王伯實屬高手,這個行內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文廸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