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珠澳大橋54.6億元超支追加撥款早前在立法會財委會主席陳健波強行剪布下通過。根據立法會最新文件,即使大橋仍未通車,2016/17年度路政署港珠澳大橋香港工程管理處開支高達1億元。有立法會議員形容有關開支匪夷所思,指管理處人手編制僅123人,「一年要用成1億,即係1日使成20幾萬」,要求政府交代使費細節。
記者︰蔡朗清
路政署就立法會審核2016/17年開支預算,以書面回覆議員陳偉業提問指出,路政署港珠澳大橋工桯管理處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人手編制為123人,該管理處2016/17年的運作開支,包括員工薪酬為約1.009億元。
6工程共超支246億
大橋預計2017年底才通車,陳偉業不滿回覆中政府僅簡單回答兩句,未有詳列開支清單,「大橋都未起完,就要花成1億,啲錢點用完全都無交代。」他又說管理處只聘請123人,「以呢個人手計點樣可以花費1億元;粗略咁計,即一個月花成1千萬元,每日使成20幾萬,匪夷所思。」他強調,會繼續在議會上要求政府詳細交代使費安排。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亦指,政府有責任交代1億元港珠澳大橋工程管理處開支,「呢個大白象工程夾硬通咗,錢就花咗;既然花咗1億元管理工程,就好好咁用啲錢去監管呢個工程。」他指出,因為興建大橋,過去經常發生工業意外導致傷亡,又有非法傾倒泥頭,「就好似內地啲豆腐渣工程,有咗管理處,有需要向公眾交代,呢1億用咗幾多喺監管工程?有幾多係用喺工業安全?」
大白象工程屢見不鮮,路政署回覆議員范國威提問有關過去三年,由顧問公司負責的工程預算費用,六項工程總超支約246億元,超支最嚴重是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工程,原來核準預算費用是約162億元,但新核准預費用達250億元,超支55%;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填海及口岸設施工程,亦超支18%至近359億元。其他超支項目包括是屯門公重建及改善工程,超支47%至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