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紀錄】張大千《桃源圖》2.4億港元落槌 楊凡當年賣畫拍戲

【破紀錄】張大千《桃源圖》2.4億港元落槌 楊凡當年賣畫拍戲

已故國畫大師張大千晚年最重要的潑墨作品之一《桃源圖》,剛於香港蘇富比春拍以2.4億港元落槌,創下畫家作品最高價紀錄(上一紀錄為1.8億港元)。據悉,此畫於1982年完成並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後,便落入「謫仙館」主人、即導演楊凡手中,他於1987年把《桃源圖》送拍套現187萬港元,用作開拍鍾楚紅和張曼玉主演的電影《流金歲月》,當時作價已刷新張大千本人及中國近代畫拍賣紀錄,想不到29年後作品重回亞洲拍賣場,《桃源圖》的身價已翻了好128倍。

拍賣前,《桃源圖》估價介乎5,000萬至6,500萬港元,乃蘇富比中國書畫歷來估價最高之作品,其後經過多輪激烈爭奪,最後由電話委託的買家,以2.4億港元拍下。

晚年傳世經典 自嘲難尋烏托邦
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形容,《桃源圖》與收藏於台北故宮張大千的《廬山圖》,同為張大千晚年潑彩壓卷傑作,大千作畫後一年便過身。1987年《桃源圖》上拍,以破紀錄的姿態成為「麥克塔格特藝術收藏」(The Mactaggart Art Collection)的麥克塔格特伉儷摯愛之物,並只於九十年代初和晚期在美國華盛頓和紐約大型展覽出現過,近三十年來從未踏足亞洲。

《桃源圖》與《廬山圖》寫於相若時期,兩者皆屬張大千的傳世巨製。張超群續指,《桃源圖》難得在於,其構圖和潑彩精妙外,還投放了張大千畢生尋找烏托邦故事的自嘲。「張大千一輩子追求自由、不受規條束縛,無論在政治上還是藝術方面,故即使晚年他身體狀況轉差,仍能創作如此重要的傳世精品。」

《桃源圖》也洋溢着張大千對畢生漂泊和找尋烏托邦不果的自嘲。「晚年他在台北某淨土籌建『摩耶精舍』,誰不知外界聞風而至,在他居所旁建滿高樓和豪宅,結果依山伴水的田園變成了『雞犬相聞』的豪宅區。」結果,張大千也只得認命地向來客苦笑,並在《桃源圖》上題詩:「錯傳人境有桃源」。

原為楊凡舊藏 29年前賣畫拍戲
《桃源圖》原為楊凡導演的舊藏,作為收藏家他與張大千過從甚密。1987年他把《桃源圖》送拍蘇富比,套現187萬元用以翌年開拍電影《流金歲月》,此事記載於他的著作《鏡花緣》。據悉,楊凡早幾天亦有現身蘇富比預展,三十年後重遇舊藏恍如隔世,對於《桃源圖》身價暴升可有不值?已作閒雲野鶴的他向友人坦言早已把錢財看開,豁達過活。

在拍賣界,張大千地位一直被喻為東方畢加索,他的一幅《嘉耦圖》於2011年蘇富比「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拍中以1.9億港元拍出,特別之處,在於其水線清楚,以硃砂勾金,細緻描繪荷花形態,並以荷花葉下的鴛鴦寓為好友高氏夫婦。

記者:鄭天儀 
攝影:劉永發

張超群形容,《桃源圖》與收藏於台北故宮張大千的《廬山圖》,同為畫家晚年潑彩壓卷傑作,大千作畫後一年便過身。

張大千晚年精品《桃源圖》難得在於構圖和潑彩精妙,更投放了他對畢生尋找烏托邦故事的自嘲。

楊凡導演1987年把《桃源圖》送拍套現187萬元,用以開拍電影《流金歲月》,為藝術犧牲。(資料圖片)

當年《桃源圖》於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時,已相當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