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菜市場學】
以往沒有專賣腐竹的店舖,要買乾腐竹及乾枝竹,只能到雜貨店或豆腐店。它們樣子看似相近、名字也不響亮,卻是獨當一面。尤其腐皮,既可上湯浸煮,獨立成為一道主菜;亦可做成炸枝竹,加進羊腩煲,平衡葷菜的羶膩;甚或晾乾成腐竹,煮一鍋甜美的糖水,這個腐皮家族當真千變萬化、滋味無窮。
明代醫者李時珍於《本草綱目》寫道,「其(豆漿)面上凝結者,揭取晾乾,名豆腐皮。」以為製法簡單?要製作既薄且香的腐皮,其實頗考功夫。大埔全駿記,前身是深水埗老字號樹記,足足賣了腐皮逾六十年,第二代傳人孔穎儀向我解釋,店內師傅會先把黃豆逐粒脫衣,再放進鍋裏煮成豆漿,待面層慢慢凝結後,乘「豆衣」半乾半濕時挑起。工場內放滿一鍋鍋熱豆漿,卻沒風扇、也沒冷氣,只因乾燥陰涼的環境會令豆衣太快凝結,難以製成腐皮。師傅無暇抹去頭上汗水,只是熟練地挑起一片片薄得透光的腐皮。
面泛油光才是上品
「坊間以為乾身的腐皮、腐竹才是上等貨,其實不然。」她笑說,經烘乾的豆製品,表面應有一層薄薄的豆油,所以淡黃色、帶光澤、油感重,且豆味香濃的才是上品。她又提醒,把乾的豆製品買回家後,記得打開膠袋疏氣,擺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若可儲存一個月。至於新鮮的豆製品則要放入冰格,煮食前預先解凍即可。
平日煮糖水,我們多選用乾腐竹,因為較易在雜貨店或超級市場買到。若想煮出濃稠奶白的糖水,可嘗試改用腐皮碎或鮮腐皮,因為腐皮較薄,更易煮至綿爛。還有甚麼需要注意?孔穎儀建議待水煮沸才下腐竹,配料及糖水更要分開來煮,避免白果薏米的味道掩過豆香,「煮糖水一定要用冰糖,因為冰糖跟豆味最搭配。很多人會放片糖或黑糖,但片糖會蓋過豆香,黑糖則會改變糖水的色澤。」
鮮腐皮 一包$24
製法:
挑起豆皮,立即放入冰箱冷藏
食法:
素千層、
上湯浸腐皮
乾腐皮 一張$4.5
製法:挑起豆皮,放上竹枝晾乾
食法:腐皮卷
乾枝竹 一斤$36
製法:
把鮮腐皮一分為二,撮成一束烘乾
食法:
燘魚、熬湯
鮮枝竹 一包$13
製法:
把鮮腐皮一分為二,撮成一束放入冰箱冷藏
食法:
跟麻醬及青瓜絲拌成沙律
扁竹/腐竹 一斤$40
製法:把鮮腐皮一分為二,然後摺叠晾乾
食法:
腐竹糖水
炸枝竹 一包$12
製法:把鮮腐皮一分為二,撮成一束放入油鍋炸成
建議食法:火鍋、羊腩煲
響鈴 一盒$22
製法:把較厚的腐皮放入油鍋炸成
食法:火鍋
記者:黃映嫚
攝影:陳永威、許先煜、鄧鴻欣
編輯:陳國棟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