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潮籽】本土宅毒男 梗有一個喺左近

【男潮籽】本土宅毒男 梗有一個喺左近

【男潮籽:潮界開眼】
以前睇戲,總有個角色儍頭儍腦,與其他角色格格不入,西片叫他們Nerd或Geek,日本人稱為御宅族,香港就叫他們毒、宅或者乜乜L,其實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係怪!不過時移世易,以往他們是小眾,𠵱家就總有一個喺左近,而且越怪越受歡迎,你睇坤哥同Dickson就憑儍氣形象迷倒不少少女;這次我們一於解構下香港怪男崛起、令人越宅越愛的原因,樂隊Yellow!更親自示範他們最愛的宅男衣着造型。

很多人會將「宅」、「毒」譯作Nerd或Geek,請教曾在公民黨網頁撰文解說這兩字的立法會議員毛孟靜(Miss Mo),她指感覺較新潮的Geek,原來是起源於十九世紀的詞彙,反而Nerd是近幾十年才有的字,起初兩字意思相近,近年就有了明顯分別。

本來形象負面的御宅族,憑人氣高企的電影《電車男》洗底,令社會對這群人有正面的評價。

Nerd似書蟲 Geek男重打扮

「Geek,我直覺認為是一位沉迷於網絡世界的IT人;如果你說這個人很Nerd,他則是一個書呆子,讀書可能好叻,但不善交際,可能很神經質。」 Miss Mo亦指Geek不但指沉迷科技的人,同時亦有「對某個範疇很熟悉」的意思,她舉例說會形容梁國雄(長毛)是一個Political Geek。當然Nerd和Geek都是別人的看法,當事人本身不必認同。
打扮方面,Miss Mo認為那些較注重潮流打扮的新一代男性,就是偏向Geek。而現在的Nerd look則是老土地潮,用old world 的一套,打扮得像美國三十年代、有做生意掌櫃的感覺,即電影《大亨小傳》那一類。「你想要例子的話,中間分界、粗黑框眼鏡、打煲呔,梁智鴻不就是這個樣子嗎?」

立法會議員毛孟靜

宅即隱青 毒男要stand out

「宅男」和「毒男」兩者都由御宅族演變而來,很多人覺得兩者意思很相近,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教授就指出兩者的分別,「我們稱之為宅男的,都是足不出戶的隱青,但香港環境太細,caring和connection亦多,很容易找到一個人,故宅男宅極有限。」外國會視宅男為一個社會問題,但香港嚴重程度遠低於外國,所以香港人會認為「沒有全職、愛留在家、只愛網上溝通的青少年」是宅男。以往宅男都是因為窮和不善交際而收埋自己,但現在很多宅男都是來自富有家庭,有屋住有人照顧,不用找一份要睇老闆面色的長工都能夠生存,終日躲在家中,形成宅的性格。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教授

毒男則來自獨男一詞,解作沒有女人緣的男人,因為毒獨同音,日本都混合兩詞使用。毒男一詞除了形容男人沒有女伴,也指喜歡偏門次文化的一群。「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與眾不同才算追上潮流,俾人知我在聽主流音樂或某電視劇,真係好out。」就因為這個「要stand out」的文化,現在毒不但指沉迷動漫、電子遊戲或偶像,也伸延到追聽追看另類音樂和cult片、玩惡搞創作等。「毒男叫漫畫中的世界做二次元空間,但香港漫畫創作不算蓬勃,所以會惡搞新聞片段、新聞人物或電視劇情節,亦跟日本毒男文化無異,將自己對現實的不滿投入到二次創作世界裏。」

自稱平安夜都在家的坤哥吳業坤。

有獨男代言人之稱的專家Dickson。

《電車男》幫御宅族洗底

御宅族本指科幻迷或動漫迷,後來引伸至沉迷一個範疇如模型、軍事、電車或是電腦超頻技術的人。御宅族一詞來到華語地區,大家一見到個「宅」字,便理解成留在家中不事生產只愛打機和看動畫的人,發展出現在我們理解宅男的新定義。
中大日本研究學系助教沈家麟(Peter)是香港引入並開設女僕咖啡店的第一人,他指御宅族(Otaku)一詞來自1982年推出的熱門動畫《Macross 超時空要塞》,故事內的主角很有教養,會互相稱呼做Otaku,指您或貴府上,於是漫畫迷覺得有趣又跟着講,到1983年一位社會評論學家中森明夫批評這班日日無所事事看動畫的科幻迷動畫迷是Otaku,首次有人將Otaku這字眼冠在這類年輕人身上。
後來因1988至1989年間發生懷疑兇手是「御宅族」的女孩兇殺案,令人對御宅族產生恐慌,感覺極度負面;直至2005年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電車男》上映,為御宅族揭開了善良的一面,解釋他們內心只是不太懂得與人溝通和害羞,外間才對御宅族開始改觀。及後電影在日本國外大受歡迎,美國人更將御宅族變成了一個讚人的詞彙,才真正令御宅族和我們說的宅、毒男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

在《電車男》小說中的註釋:毒男即是「獨男」,意指沒有女人緣的男人。

沈家麟於2007年開設全港首間女僕咖啡店,現在已經結業。

新舊御宅族代表

【Danny Choo】
在英國出生的大馬華人,精通英、日雙語,在網絡上相當活躍,致力推廣日本次文化和御宅文化,為新一代御宅族代表。他希望改變世人對御宅的負面標籤,經常宣揚御宅族「有型有款」的一面。除了主持電視節目《Culture Japan》外,還在blog撰寫文章、出版書藉《Otacool》反映近年御宅族的生活。

【岡田斗司夫】
舊派御宅族代表人物,由八十年代活躍至今。於1984年與庵野秀明創立「GAINAX」動畫公司,製作出不少經典動畫作品。岡田認為御宅族是社會上的精英,對沉迷的興趣應瞭如指掌,如能自豪地宣稱自己是御宅族,人生會快樂得多。他曾在東京大學及麻省理工擔任講師,教授「御宅文化論」,讓日本和海外更認識御宅族文化。

Wilson@Yellow!

「除非要工作,否則會留在家,我不善於交際,也不喜歡出席活動,留在家最舒服。不覺得女生對自己這類宅男有興趣,但我上載煮食的相片到社交網站,就有很多女生關注,可能女生都喜歡懂得煮食或做家務的男生吧!」

Chris@Yellow!

「其實我都唔想咁騎呢,但我份人好蝦碌,有次我打電話去九巴客戶服務部,投訴話點解你哋app沒有機場巴士的資料,仲話九巴的app唔掂,對方就話其實佢哋冇機場巴士,仲叫我打去城巴……」

Ming@Yellow!

「我沉迷新科技,最享受不是真正使用的一刻,而是「做功課」時,即上網做research。例如有新相機推出,我會搜集產品數據和資料,分析哪一件更好更快,人哋未必清楚每部新相機的分別,但我會好清楚!」

Wu@Yellow!

「很多毒男都喜歡儲超合金、扭蛋和美少女戰士玩具,我就喜歡儲日本燒酒。看到瓶身招紙上特別的設計,都會把酒瓶儲起;我覺得毒的人好有學識,因他們會透過睇劇學歷史、睇招紙學設計,其他人不會這樣做。」

記者:容慧心、梁立勤
攝影:鄧鴻欣、陳永威、許先煜、楊錦文
編輯:黃仲兒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