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錘定音:點解《十年》奪大獎? - 李慧玲

壹錘定音:
點解《十年》奪大獎? - 李慧玲

看電視直播香港電影金像獎,當爾冬陞宣佈《十年》奪最佳電影,忍不住拍手歡呼。
坦白講,《十年》奪獎,我覺得合理;但《十年》不獲獎,我同樣覺得合理。得獎與不得獎,視乎評判用哪一把尺衡量最佳電影。如果從技巧而言,《十年》無疑是稚嫩的。我在戲院初看時,確實覺得講故事技巧以至鏡頭運用,都恍如習作,距離專業電影還有一段路。
但如果我有份投票,我這票一定會投給《十年》。
即使是習作,但這份習作卻令我在戲院內默默流淚。電影情節內容固然令人思潮起伏,充滿共鳴,但電影背後,我想到有人正用心捕捉社會脈搏,將最真實一面赤裸裸呈現在大銀幕之上,那種觸動同樣深刻。電影藝術,本來就該如此,只是香港電影圈太習慣望內地市場,早已忘記兼顧本土,尤其當本土會影響內地,就更加虛怯,連上台頒個獎都不敢,遑論其他?如果可以,我都想有大師級導演以嫻熟的技巧來拍一拍這些題材,只是等來等去未等到。
十年之後,這樣的題材能否再在香港出現,今日已經沒人有把握。
這套電影,在香港引發的共鳴,可說前無古人。看一看上星期五晚街頭上演的反應就知道。而且,這種影響將會超越歲月流逝,成為時代印記,在歷史上永遠佔一席位。
這樣一套感動人心而又具時代意義的電影,榮獲最佳電影,當之無愧。
如果有人覺得今次政治綁架了電影,容我補充一句:在香港,政治已經綁架了良心太長時間,現在負負得正,撥亂反正,剛剛好。如果沒有一國兩制受蹂躪,根本不會有這套電影;如果沒有一再的無理打壓,也不會令這套電影和香港人的心越扣越緊。我們現在最要恭喜的,不是《十年》團隊,而是我們自己,因為這個獎項證明香港人還是有吉士的。當爾冬陞宣佈《十年》獲獎,網絡上大家奔走相告好消息,為香港帶來的振奮和希望,久違了。

李慧玲
周一至周五刊出
http://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