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考生:DSE壓力達極限有人每日溫習17小時 頭痛胃痛兼失眠

14%考生:DSE壓力達極限
有人每日溫習17小時 頭痛胃痛兼失眠

【本報訊】文憑試(DSE)中文科今日開考。有團體調查應屆考生壓力指數,指今年考生壓力平均分接近7分(10分最高)。學友社調查更發現14%的受訪考生給予10分滿分,指文憑試壓力大得不能承受。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認為,考生壓力源於時間不足、高自我期望及對出路的擔憂,呼籲社會各界應推廣多元出路,減輕考生升學壓力。
記者:葉偉東 佘錦洪

學友社於1月展開DSE考生壓力調查,收集17間中學共1,236份中六學生的壓力調查問卷。結果顯示DSE給予考生的壓力平均分為6.99分(10分為最高),較去年微升0.16分。青年新世界的應屆文憑試考生壓力調查,亦錄得壓力平均分為7.02分。兩項調整皆發現考生在預備DSE時出現情緒不穩、緊張、不安的情況。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指,有14%受訪考生覺得壓力大得不能承受,給予10分滿分,較去年上升兩個百分點,情況令人擔憂。吳稱考生壓力主要源於時間不足、自我期望及擔心往後出路;青年新世界調查亦指八成受訪者打算繼續升學,故考生特別重視DSE成績,增添考試壓力。

考生紫婷談及文憑試壓力時不禁落淚。潘浩欣攝

「父母拎我同其他人比」

應屆DSE考生紫婷表示自己每日早上7時起床珉習,直至晚上近12時才休息,加上考期臨近,在溫習時出現頭痛、胃病甚至失眠的情況。紫婷指「有時(父母)會拎我嚟同其他人比較,佢哋好想我入(大學)」,自覺肩負重任,感到壓力。
吳寶城指近年考生人數雖下降,入大學比率上升,惟考生卻出現「唔可以唔以入大學為人生目標」的情況,「考生會將考試成績等同是否成功、將公開試同自己嘅能力掛鈎,又認為入大學係成功唯一因素,入到大學先搵到好工,搵到好工先有好嘅前途;呢啲都會增加考生嘅壓力」。

團體籲推廣多元出路

吳引用數據指因課程內容過多而感壓力的比率,由去年38%大幅下降至31.6%,「雖然考生自己都認同課程讀嘅嘢係少咗,但唔代表佢哋嘅時間會多到,佢哋亦冇時間、冇空間去減壓」。吳又指不少考生未有明確、具體的溫習目標,因而出現不斷練習、課後參加補習社現象,認為學校及政府需檢討現有情況,減少考試壓力。
吳建議考生可制訂明確溫習目標及了解不同的升學途徑,又希望社會接納多元成功,「例如僱主招聘員工時可以考慮成績以外嘅條件,多元啲,等學生嘅出路可以更彈性」。吳則建議家長不要對子女成績抱過份期望,又稱學校應教導學生如何減壓,以減輕考生壓力。

網絡名人打氣

漫畫組合︰
適當的紓壓是很重要的,不要只屈在心裏。

旅遊達人薯伯伯︰
別人欣賞你非因你成功,是因你肯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