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涉中介信譽法律滙率風險

牽涉中介信譽法律滙率風險

【專家意見】
本港投資者參與P2P平台放款業務,本身已具多重風險,包括P2P平台信譽、監管落閘等。若果跨境借出貸款至內地,更要承擔多一重內地法律模糊不清所帶來的風險。
香港信貸(1273)行政總裁謝培道表示,國內法例並沒有香港完善,「好似行使按揭權利有難度,收樓過程麻煩,如果個業主只係得一套房,按法例收唔到」。
謝培道稱,國內按揭貸款生意在本港財務公司界未成氣候,因本地市場夠做,而就算內地按揭業務利息如何豐厚,經營風險亦相當高,故未打算參與。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亦認同,跨境借貸較為麻煩,「如果佢牽涉貸款爭議,平台不出面的話,法律訴訟亦相當麻煩,大陸執法比較模糊,無香港咁清晰」。他亦質疑,這類型P2P貸款公司實為中介,合規程度不及銀行,「喺我阿嫲的年代,呢啲叫做『標會』,如果出事,拎錢出嚟的投資者都係孭鑊嗰個,我就唔會做喇」。
事實上,本港放款人若果未持有人幣,參與該類內地債權項目時,亦須將港元轉為人幣,未來或有貶值風險,拖低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