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項分為兩輪投票,全部以不記名一人一票產生,第一輪投票是選出提名名單,第二輪投票則選出得獎者。第一輪投票由「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及「第一輪100人評審團」組成,各佔50%,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提名名單。選民只限影評人、電影文化或教育工作者界別人士,並向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正式登記;而100人專業評審團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工作者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當中得票最高的首5套電影,可進入第二輪評選。
評審指有代表性
第二輪評選由「第二輪55人專業評審團」,及金像獎13個屬會會員和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組成,分別佔55%及45%。金像獎13個屬會,包括香港影業協會、香港電影導演會、香港戲院商會、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公會、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香港演藝人協會、香港電影美術學會、香港電影剪輯協會、香港電影製作行政人員協會、香港電影燈光協會、香港電影商協會及香港電影後期專業人員協會。兩者票數按比例相加選出得獎者。
首輪評審之一、資深影評人及導演黃國兆說:「呢套片拍未來10年嘅事,但預示嘅已經發生,好有時代觸覺。班後生仔拍出嚟唔失禮,講到嘢,第一段完全冇環境聲,唔係技巧上出錯,冇錢唔係佢哋問題,感動到人咪成功」。另一評審、影評人畢明稱《十年》從專業評審角度看有不足,但在今年很有代表性。
■記者陳月媚、何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