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遇害女童小燈泡母親,在靈堂前預備題為「踏進這裏,收起仇恨」的文章,長五百七十三個字,得先看一遍完畢,才可前去表哀思。雖身為苦主,最苦就是她,依然有人好像比她還痛,在愁雲慘霧中也不忘質疑她,未免太冷靜了吧。也有人批評,不帶恨?光強調愛愛愛,就能制止下一宗隨機殺人案?憑着愛就能感化這些兇殘的瘋子?
此前,這位冷靜的母親也曾在臉書上貼過更長篇的表態,撮要如下:「最近很忙,很不瞭解狀況,但我已收到很多群組貼着(白玫瑰上凱道=支持小燈泡)我真的只能代表我自己,這樣的文字,我看了真的不舒服,你可以有你的立場,你可以代表你自己,請不要代表小燈泡,好嗎?連我,懷胎十月,母乳一年的我,都不能代表小燈泡了,請問,你哪位?」請問,你哪位?這就不只平靜,簡直有火,可火沒向嫌犯燒,反而衝着在本月10號在凱道上獻白玫瑰的活動。我見有港友留言,也很有火:怎麼,關心你也不行,沒反應,又怪這社會冷血了?
那位港友有所不知,苦主別有苦衷,小燈泡照出一大堆社會議題,其中最顯眼的,是對死刑存廢之爭。每次出現隨機殺人事件,朝野都給炸開來,要保住無辜者不死,就要兇手伏法而死。支持死刑與反對死刑的立法院議員,剛好整齊分開兩隊,剛好又是國民黨跟民進黨之爭。這就像美國判同性婚姻法,六位法官當中,三位贊成的都是民主黨,另一邊剛好清一色是共和黨一樣。
議員都沒有個人主見,剛好就藍的贊成,綠的反對?這是巧合,還是兩黨理念有關,難說得準,更難擔保,有沒有人有組織有黨派,項莊舞劍、志在沛公,藉殺人事件獲取政治利益。立委新科,時代力量黃國昌更要鄭重發聲明,他沒有明確支持過廢死,是一場誤會,急着切割抽身,可見這兇殺案的血跡中,同時也是一灘政治的渾水。
鬧得那麼兇,不知情的還以為台灣已經廢除死刑,不,只是法官執行的比較寬鬆,許多案例,判死的最後都改為無期徒刑,但是中途會減刑,有些殺人犯甚至坐了十五年,出來又是一條嚇怕了台灣人的好漢了。所以說,這不只是刑法問題,更關乎司法系統有沒有存在漏洞,以前講到這個,政黨又有機會大造文章了。台灣打個風,柯文哲的市政府沒能盡速收拾殘局,也惹來政治人物垂涎,更何況是一個沒來得及成長的生命?
受害者屍骨未寒,母親不願意小燈泡被消費,被抽水,真的可以理直氣壯反問,你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