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為了家寶」 - 沈西城

「難為了家寶」 - 沈西城

粵語電影有戲曰《難為了家嫂》,南紅這個家嫂受盡折磨,苦不堪言,實際生活裏的葉家寶處境與之相彷彿,三年以還,為「ATV」,着實捱了不少苦,既被指罵「戀棧權位」,復遭痛斥「領導無方」,鹹酸苦辣嘗盡,滿以為會像南紅那樣雲開見月明,結果黯然下場,掛冠而去。家寶是否無能、戀棧權位?認識他的人,心裏都明白,說真的,ATV這個爛攤子有何名利可供留戀?薪水不高,又要拖欠,身為執行董事的家寶,每月得為下屬發薪四處奔波勞碌,還要扛起欠薪的法律責任,換是你會戀棧嗎?那天家寶說故事,我靜心聆聽。乙未除夕,ATV七百員工仍未發薪,家寶急得有如熱鍋裏的螞蚱,彷徨不知所措,心想:平日拖欠還好說,除夕至,總不能叫員工赤手空拳捱餓過年吧!陳倉無存米,斗欠隔日糧,咋辦?只好厚臉四處求救——「可幸我朋友多,一聽得ATV窘境,都肯幫忙。」是哪些朋友?一向好事的黎文卓搶着問:「不會是TVB吧?」TVB跟ATV長期對敵,照文卓所想,此時此景不來踏一腳,已算萬幸矣,還會來幫一把?豈料家寶的答覆,教咱兩人吃驚,朋友之一真的是死敵TVB。家寶感慨地道:「我也想不到TVB會幫忙,時間緊逼,我們要求拿現金支票,對方答應。票一到手,就派人去銀行兌現,並懇求優先處理員工發薪,我們再用旅遊巴士載員工去銀行,直到員工們拿到錢了,我才鬆一口氣。」天下無免費午餐,ATV要付出代價,將庫存粵語電影版權賣給TVB——「我們只保留播映權。」雖然TVB有條件,可在存亡之秋之際仍肯買下,且貨未到先付款,無論如何是「仁義可風」了。賜助的朋友不僅TVB,還有蕭若元,出價一千萬買下他籌劃的經典劇集,包括《鱷魚淚》、《變色龍》和《大白鯊》。
發薪問題暫且解決,面臨的是更大危機,屢傳有白武士援手,又因種種因素,過不了臨時清盤人「德勤」這一關,ATV的壽命慢慢走向盡頭。黎文卓是電視圈的「橋王」,言談幽默詼諧,他鬼馬地說「這一年ATV是零製作,可台外的表演比螢幕上所播節目精采得多。」他戲謔為「劃時代的真人騷」,不是嗎?由「德勤」接手找白武士,有心打救的財閥多如恆河沙數,邱達昌、朱李月華、王健林……全是腰纏億貫、財雄勢大的大老闆,卻是ATV眾人笑顏展現時,必然黑霧鎖長空,暴雨打芭蕉,老闆不見影蹤。聽得多,心漸灰,惟每當聽得又有白武士出現,ATV員工希望重燃,心禱:「但願今次是真的了!」終於有「救世主」(?)司榮彬先生出現了,當「德勤」要宣佈ATV滅亡時,連忙指揮手下抬上鋁質公文箱,當着各大傳媒前「啪」的打開,嘩!金光燦燦,全是一疊疊的千元鈔票,還附五百萬支票一張,女高層朗聲喊「咱們ATV是有錢發薪的!『德勤』!你至少讓我們推到四月一日光榮退役呀!」無奈何呀,無奈何!「德勤」勉強聽命。然而,鋁箱一蓋,風雲驟變,不少員工的薪水仍無下落。兜兜彎彎,轉轉折折,「ATV終逃不了覆頂的命運,家寶只好黯然離職。黎文卓訝然問:「既然知道ATV無望,員工為何不走?」家寶舉出三個原因:(一)不少員工無後路可走。(二)對公司有歸屬感,自由度高,掣肘少,可以盡情發揮。(三)屢傳有白武士,心裏總有盼望。如今連一代忠良葉家寶也走了,我看員工們的希望也將成泡影,留在「ATV」還有啥用!有人為ATV惋惜,也有人認為一堆臭垃圾,棄之不足惜,世上無永恒,該淘汰的便應淘汰。我在「ATV」前身「麗的」當過兩個月差,體驗過「麗的」輝煌年代,對它從「輝煌」至「黯淡」到「滅亡」,說無半點憐惜,那是騙人的。近日重看莫康時執導的《難為了家嫂》,慨嘆萬千,姑易一字,曰「難為了家寶」,當是「亞洲小姐之父」葉家寶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