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坊間止咳的偏方眾多,但並非人人適合。註冊中醫師洪雙雙表示,曾有中年男教師一向飲用羅漢果水潤喉,一次因外感致寒咳有痰不適,飲用羅漢果水後,更越飲越多痰,令咳嗽變得更難痊癒。男病人後來接受中藥治療,疏風祛寒、化痰止咳後,咳嗽才受控。羅漢果其實性質偏涼,可潤肺止咳,但因其滋潤效果強,若咳嗽帶痰,便容易更惹痰,導致「咳極唔好」。
分清寒熱咳對症下藥
洪指,常用的鹹柑桔有潤肺止咳功效,多用於肺熱型咳嗽,即喉嚨痛、咳嗽有黃痰;鹹竹蜂則可清熱化痰,多用於咽喉腫痛,兩者均宜用於治療熱咳,寒咳病人則不宜,即喉嚨痕癢、有白痰等症狀。
不少咳嗽病人會燉熱水果進食,其實吃熱食或可紓緩喉嚨不適症狀,但對病情未必有用,其中吃燉橙帶生津、潤喉作用,但對止咳無特別幫助,若吃燉橙或其他食物後,反而惹痰就要戒口。燉雪梨可滋陰潤肺止咳,多用於秋燥引起的咳嗽,痰多咳嗽人士不宜。另外,坊間的感冒茶眾多,效用取決於採用哪些中藥,建議咳嗽病人最好先諮詢中醫師意見。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