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籽】家養20隻車埋返工 芝娃娃改寫我人生

【寵物籽】家養20隻車埋返工 芝娃娃改寫我人生

【寵物籽:寵愛生命】
到底家中養了多少隻芝娃娃,陳依凡( Eva)想了一會兒也不太確定,「應該有二十隻吧……」獨愛芝娃娃的她,八年前聽到寵物店店員指混了種的芝娃娃為純種,又見牠們被錯配得體形越來越小後,便決心深入認識這犬種。她每年親赴台灣拜訪當地著名芝娃娃專家,又獨力將知識和網上資料集結成圖文並茂的筆記放上網任人參考,去年更辭職開辦寵物店「HQ DoggieLand」,讓自己與愛犬朝夕相對。縱然距當上香港芝娃娃專家的路尚遠,但她深信只要有心,終有一天大家會重新認識牠。

每早,Eva都跟二十隻芝娃娃,乘坐客貨車從元朗村屋的家到葵涌開舖。下車後,司機會繼續赴各區接載要來店玩的狗和狗主。佔地八千呎的「HQ DoggieLand」分室內和室外兩部份,室外有跳欄和小隧道,是讓人和狗玩樂和辦聚會的地方。店舖年中無休,由接待客人到清潔打掃,Eva一手包辦。為開辦這寵物店,去年她離開工作近十年的網站製作行業,收入大減,開業半年後因過度勞累體重急降十磅。Eva說自己天生肥胖,一直非常自卑,別說對話,連跟人對望的勇氣也沒有,近年性格卻因養狗而轉變。她的好友幾乎都是養狗後碰上的,話題無所不談,「養狗後,我敢創業、會上載自己相片到社交網站甚至接受訪問,勇氣都來自愛犬。」

Eva不太肯定自己膝下有多少隻芝娃娃,倒是對每隻的習慣都一清二楚。

亂配種 芝娃娃變神經質

Eva念畢中學後便離家獨居,當時最捨不得的是從小一直陪伴自己長大的芝娃娃「BiBi」,小狗在她離家後繼續由家人飼養,17歲離世。Eva說還記得牠眼光從不離開自己,看見自己在忙時便會默默地伏在拖鞋上,而拖鞋大小又恰好跟牠一樣,就像牠的專屬床鋪。她喜歡芝娃娃懶理自己體形細,會站在主人身前吠走近的大狗,又敢跟比自己體形大數倍的同類玩,「我很佩服牠們,可能因為從小沒想過能擁有牠們這份不理自己弱點、勇敢追求快樂的勇氣。」獨居後,她買了一隻芝娃娃「妹豬」,才二百餘呎蝸居,忽然變得生氣勃勃。沒多久後,她跟現任丈夫凌振輝同居,妹豬就成了兩小口吵架時,給予安慰的甜心。「牠會走近我,哄我淚迹斑斑的臉,現在我和老公之間的話題,八成都是狗。」妹豬現已9歲,是隻愛管理所有同屋狗秩序的「管家婆」。Eva丈夫從事消防物料供應,每早也會隨車陪太太到寵物店後才上班。這天他一直陪伴在妻子左右,以示支持,「也有想過會否養太多了?但後來看見牠們相處融洽,而且各有性格和習慣,跟牠們多了互動,也愛上了。」Eva在旁插嘴,說多年來就只見過一次丈夫落淚,正是為牠們,「養妹豬後,我們買多了一隻芝娃娃『金一』,一年後因誤食街上髒物忽然離世。不僅老公哭了,連妹豬也一直在金一的空床邊徘徊。」
金一離世後,夫婦再買來一隻芝娃娃回家,取名「加多」,今年7歲。Eva尚記得當時聽到店員胡說混了八哥和西施等品種的芝娃娃是純種,想到不少寵物店店主混水摸魚,令胡亂交配的狗不但帶隱症,性格亦有缺陷。「例如很多人都說芝娃娃神經質、愛亂吠,其實真正的芝娃娃很優雅,頂多門鈴響時會稍起哄,很快回復平靜。」確實,Eva的愛犬只會一直精力過剩地四圍跑,又或伏在我和Eva大腿上休息,就連攝影師也不禁讚:「真係好靜。」

赴台灣拜師 盼成芝娃娃專家

Eva的芝娃娃,幾乎都由她居於台灣的師傅呂而強送贈,呂師傅自小隨家人出入狼狗選美比賽,過去三十年都為保住這頭巨獸的純種優良血統,繁殖出十多隻冠軍級狼狗。直至近年他開始迷上背部線條跟地面呈水平、胸襟飽滿、腹線條略向上收、昂首闊步的芝娃娃,為保純正血統能繼續留傳,專研培育芝娃娃。他的狗寶寶不外銷,以免被不法商人胡亂配種,倒是每當碰上能交心的愛狗之人,會願意割愛。Eva說自從聽到寵物店員胡說八道後,便決心要將真正的芝娃娃知識在香港發揚光大。她在網上尋到這位台灣芝娃娃專家,花了數月才見到呂師傅一面。Eva說呂師傅的家有四千呎,養了一百隻芝娃娃,初見面時和師傅聊了頗久,師傅看出她只是單純拜他為師,便願意傳授知識。從此,Eva每年赴台灣起碼三次,每次四天左右,都住在師傅家,最愛跟師傅坐在花園半天,觀察身邊逾百隻體態優美的芝娃娃,師傅又偶會隨手抱起一隻,由拖行散步的技術,到培育芝娃娃自信心和膽量等之技,統統教導。

親手按摩 每月五千元食糧

回港後,Eva將對芝娃娃的認知,結合外國狗會網站上的資料,寫成一份六頁筆記,將犬種簡史、The Chihuahua Club of America制訂出對純種芝娃娃的眼、額、吻、耳、咬合和背線等的標準,以及應有的體形、大小和比例等圖文並茂列出,並以當上香港的芝娃娃專家為目標,「我希望讓愛芝娃娃的人不要再被商人所騙,懂得欣賞牠們的美。」她的書櫃,盡是講述芝娃娃的中外雜誌,還有一些寵物按摩和食療的書籍。三年前,她在港參加由日本寵物按摩師開辦的課程,自己又再積極翻書上網進修,領略到小動物無論是手腳冰冷、挑食、腰痠骨痛、眼腫等,都可靠按摩穴位得到改善。飲食上,她為愛犬們購買馬肉、鴕鳥肉、火雞雞胸肉、有機雞肉及至刁鑽的牛草肚條,「那即是牛體內消化草的胃,不會太高纖,容易消化。」每月食糧費用高達五千元,Eva說惟有自己省點用。自養狗以來,夫婦從未試過跟狗不見12小時,除某年因丈夫弟弟在沖繩結婚,而跟狗分離三天,她笑言自己爸媽也偶會吃醋,說自己待狗比較好,「但假如要我在父母和狗之間作出決擇,我會選父母吧!他們也老了。」老公呢?我打趣地問。「唔……那我會選狗啊,他可自理嘛。」丈夫輕握太太的手,相視而笑。

妹豬是Eva中學離家獨居後首次養的芝娃娃;加多是她第二隻芝娃娃金一死後飼養的狗。

毛髮呈淡灰色,很少見。

Eva每天也跟愛犬上班,丈夫總會幫忙送狗後才離開。

HQ DoggieLand佔地八千呎,室外有不少狗狗玩意。

4歲的玲瓏是隻很嗲的小狗,總愛黏着Eva工作。

源自墨西哥的玩具犬

有關芝娃娃起源的資料不多,但有一個說法,認為芝娃娃的祖先可能與9世紀時墨西哥王室飼養的一種稱Techichi的犬種有關,牠和芝娃娃很相似,只是體形較大。當時的Techichi含宗教意義,是殉葬的寵物。今時今日的芝娃娃,應該於19世紀時由美國從墨西哥引入,再與其他犬種混合交配而成,有短毛和長毛型之分。牠雖是小型玩具犬,但對其他狗都不膽怯,對主人極有獨佔心。現在不少商人看準市場商機,繁殖出超迷你的「茶杯型」和「掌心型」等的芝娃娃,讓此犬種隨時帶隱症。

何謂標準芝娃娃?

呂而強師傅是台灣著名狗專家,他培育出的狼狗曾奪多個狗選美比賽的冠軍。現時他專注研究芝娃娃,培育出的小狗統統不賣。他培育的芝娃娃,都擁有具權威性The Chihuahua Club of America所訂立的標準──背部線條水平、胸部闊大、腹線略向上收。

呂而強師傅

The Chihuahua Club of America的標準。

頭形也很講究,眼睛要飽滿不突出,頭跟鼻呈90度直角,耳朵要大,緊張時向上豎起,放鬆時跟頭成45度。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許政
攝影:林栢鈞
編輯:陳漢榮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