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北京樓價急升影響,投資客湧入環京城市,廊坊市政府公佈,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一套住房,購房首期比例由兩成升至三成。二線城市亦陸續出擊調控,合肥市房地產管理局表明將嚴厲查處「捂盤惜售」等違規行為。
廊坊市公佈,對鄰近北京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固安縣實行限購及提升最低首期比例至三成。同時規範預售審批程序,嚴禁「首付貸」、「過橋貸」、自我擔保及設立資金池等場外配資。
為平抑樓價,廊坊及合肥分別在定價及供應進行控制,防擠牙膏式哄抬樓價。廊坊要求開發商在限期內一次性公佈全部可售貨源,實行「一房一價,明碼標價」。
深圳樓投資比例升至四成
合肥則規定開發商在取得預售證後10日內全部公開房源及一次性銷售,針對已達預售條件但不申請預售許可企業,會先行督促申報。仍不申報者,當局將要求開發商作現樓銷售,以穩市場供應。
多地出台措施,但內地樓市炒風難遏。《中國經營報》報道,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鋒指,深圳樓市投資性購房比例由以往的兩成,升到去年底的四成,甚至更高水平。
報道指,最近一周商品住宅成交量較去年第四季高位明顯回落,但樓價依然高企。王鋒質疑新入場的投資客呈現收入不穩定、支付能力不足及跟風炒作的特徵,會推高樓價及增添市場不確定風險,令樓市泛起泡沫。
另外,央視指樓市暗藏托市行為,該台發現內地招聘網站上出現大量招請「看房水客(假扮買家)」訊息,職責是日睇7至8個樓盤,據指日薪50至80蚊,由開發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