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馬雲光環」不再。阿里健康(241)去年曾計劃以194億元「天價」,向阿里巴巴集團收購天貓網上藥房業務,被視為反收購行動而須再作新上市申請,最終決定不再作出申請兼取消收購,同日宣佈有意注入目前在天貓營運的保健食品等業務。不過,股價卻未受合作消息刺激,收報4.57元,倒跌0.16元或3.4%。
記者:胡仲邦
阿里健康在公告上稱,考慮到有關收購協議已簽署近一年,中國正推行醫療及醫藥保健改革,惟目前存在極大不確定性,部份法例及措施或對互聯網提供藥品,以及藥品追溯體系的行業參與者產生重大影響,故早前因「反收購」天貓「在綫大藥房」而提交的上市申請,於今年1月1日失效後,未再提交新的上市申請,而有關收購於3月底終止後未再續期,意味阿里健康暫無意購入該資產。
不過,阿里健康與天貓達成服務協議,會向「天貓主體」提供商戶招募及管理營運等服務,並收取商戶向天貓支付的費用約21.5%,作為服務費。消息指,「天貓主體」基本是當日阿里健康計劃收購的天貓「在綫大藥房」。天貓「在綫大藥房」截至2014年3月底及2015年3月底的收入為5,770萬元(人民幣.下同)及1.03億元,若阿里健康兩年前簽訂有關協議,以21.5%分成計算,即得到1,241萬元及2,205萬元。
公司又稱與阿里正積極商討,由天貓運營的保健食品、膳食營養補充食品及傳統滋補營養品業務,注入阿里健康的可能性,指可令公司由醫藥產業擴充到「大健康產業」。消息未有刺激阿里健康股價,雖開市一度升3.2%至4.88元,惟最終倒跌3.4%至4.57元收市。
馬雲概念股今非昔比
「馬雲概念股」自去年「港股大時代」後表現越來越差。阿里「嫡系孖寶」阿里健康及阿里影業(1060),去年一度升至14.32元及4.9元高位,市值計高達1,170億元及1,236億元,但昨分別收報4.57元及1.74元,分別較高位跌68%及65%,市值同樣蒸發約797億元。另一隻「馬雲概念股」瑞東集團(376),股價亦由高位25元跌至昨日的5.93元,跌幅更高達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