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昏迷聽過未?唔係飯氣攻心咁簡單

食物昏迷聽過未?
唔係飯氣攻心咁簡單

食完午飯後瞌眼瞓想睡覺,原來不一定是飯氣攻心,英國更有人試過餐後要盡快睡覺,恐影響親子及婚姻關係。醫生表示這種「食物昏迷」情況比預期普遍,但通常只需改變飲食習慣便可改善病情。

英國赫特福德郡43歲化妝師佩爾明斯基(Faye Perminsky)10年來每次餐後都非常頭暈,「如果我們出街吃飯,我們會7時左右出發,之後一個半小時左右便會回家,因為我在餐廳內無法保持清醒,最遲9時便要入睡」。這意味她沒有太多時間陪伴丈夫及兒子。

倫敦國王學院內分泌專家呂斯澤格德(Abbi Lulsegged)表示,佩爾明斯基患上「餐後低血糖」(postprandial hypoglycaemia),這個情況比我們想像的還普遍。他解釋特別是碳水化合物等食物會更迅速地將葡萄糖釋放到血流內,「兩片麵包只需在大約45分鐘內便可分解成兩茶匙糖,這將刺激胰島素反應。」

胰島素上升會導致嗜睡,亦會令人出現疲憊,以及視力模糊、顫抖、頭暈和心臟心悸等徵狀,這是由於血糖急升後再急降,導致部份人的身體「關機」,要幾個小時才會擺脫這種情況。

他續指白麵包、白飯、白麵、蛋糕、甜品、和碳酸及含糖飲料等最容易觸發「食物昏迷」。呂斯澤格德建議病人嘗試「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將雞肉、魚、肉及蛋等有助血糖穩定的食物代替碳水化合物。除此之外有醫生亦建議病人要小食多餐、紀錄食物日記,選吃藜麥、全麥麵食或糙米等未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情況沒有改善,便應該立即求診。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