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家長呻辛苦 - 高慧然

雙非家長呻辛苦 - 高慧然

雙非童陸續達就學年齡,據統計目前在港就讀的雙非學生逾三萬人,今年更將達到六萬五千至八萬五千。這些事實上與香港沒有任何關係的家庭,為了送子女跨境來香港接受教育,選擇在深圳居住。於是,每天在關口接送子女上學放學佔據了一天中主要的時間。孩子也很辛苦,每天耗在交通上的時間約四、五小時。此外還有語言障礙,因為雙非家庭父或母都不是香港人,他們根本不會說廣東話,他們日常語言是普通話,雙非學生入讀香港學校,聽不懂老師授課,也很難與同學交流。
有傳媒訪問了一批雙非家長,部分痛悔當年的選擇,表示希望放棄孩子的香港身份證回中國接受公費教育。要知道中國人說的是不是真話,只需看他們的行動,他們身體最誠實。如此辛苦仍不肯放棄香港身份證,是不捨得居港權以及它所附帶的所有福利。如果真的喜歡中國教育,其實自費留在深圳讀書,又有何不可?他們辛苦,是因為所有着數都想攞到盡,但從不問自己是否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
來香港生雙非嬰,是雙非家長自己的決定,成年人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與後果,有甚麼可說的?真正有資格呻辛苦的,是香港納稅人吧!我們沒有邀請中國遊客來香港生育,卻被迫成為水魚,為他們的孩子支付由出生,到醫療、教育,日後的綜援、公屋等在內的一系列費用,直到雙非人老死。我們可以跟誰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