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小型股跑贏大型股?

基金觀點:小型股跑贏大型股?

大家可能都會留意到,市值較小的小型股份的股價表現,很多時都跑贏市值較大的大型股份。的確,從過往的歷史股票數據中亦可見到這個現象。以MSCI的數據為例,自1996至2015年期間,MSCI全球小型股指數大部份時間皆跑贏全球大型股指數,總回報更高約三分之一。
小型股表現較大型股優異的現象,無論是新興市場或是已發展市場皆可看見,惟在已發展市場更為顯著。以總回報計,由1994年起的數據可見,MSCI新興市場小型股指數跑贏大型股指數每年平均1.6%,而美國自1992年起的數據則顯示其小型股指數年均跑贏14%,遠高於新興市場的表現。

小型股平均跑贏大型股,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小型股規模較細,亦即是基數較低,僅僅是一張新定單就可帶來非常可觀的業務增長;其次,小型企業的管理層一般都會擁有較大型企業為高的股權,利益與股東一致。
另發現小型企業由於資金問題,難以於資本密集型行業如公用、銀行等競爭,所以通常都是處於創新以至服務型等輕資本行業,這亦是目前經濟體系內,特別是已發展經濟體系內需求較大的部份。
再者,市場上的研究普遍集中於大型股份,例如美國股市約80%的研究報告投放於少於20%的上市公司,小型股因缺乏研究覆蓋,偏離價值的潛在空間相對較大。此外,小型股的流動性較差,跟蹤指數的被動型基金基本上不會追蹤小型股,所以小型股與大型股之間存在價差,這個結構性因素亦是推動小型股跑贏大市的原因之一。
不過,回報較高亦同時意味着風險較高。從過去15年的歷史數據顯示,無論是已發展或新興市場,小型股的波動性明顯較大型股高,而且個別股票的表現差異很大。因此,研究分析小型股的公司基本因素尤其重要,投資者要謹慎小心揀股。

富達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