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主張無底線以武制暴的本土派,新東立會補選一役後氣勢如虹,泛民主派非暴力抗爭路線備受挑戰。泛民會議召集人何秀蘭強調,過去港人透過和平集會,成功抵擋《基本法》23條立法、反對國教,以至近月泛民有隊形地文鬥拉倒「網絡23條」,反映非暴力抗爭有影響力,強調暴力衝擊只如放煙花,有畫面卻未能有效監察政府。
記者:林俊謙
面對勇武本土派冒起兼支持飆升,傳統泛民是否續以溫和手法抗爭成焦點。泛民會議召集人、工黨何秀蘭受訪時強調,泛民議員會抗爭,但一直有底線,而議會內抗爭,則是要制止任何人「亂嚟」,如強行通過撥款等,故即使衝擊議會規則,都以不傷人為基礎。
何秀蘭不諱言,過去港人透過和平集會,成功反對23條立法、反國教,近月泛民亦透過文鬥,成功拉倒《版權修訂條例》,「結果顯示文鬥係更徹底、更有效;武鬥用衝擊,頂多十幾分鐘俾人換房(開會)搞掂,但如果用理據鋪陳去辯論,就可以令到政府作罷」。
她指由此證明非暴力抗爭能夠煞停政府的惡法,反而質疑本土派提出的以武制暴成效,尤其不認同議會內進行暴力衝擊。她舉例指,若議員以暴力襲擊保安或建制派議員,行管會極可能要求警方進入立法會維持秩序,屆時立法會獨立性將被進一步破壞,加上襲擊他人身體屬刑事罪行,不受立法會特權條例保障,施暴議員隨時被判監,「等於長期不能參加議會」,形容暴力衝擊只如放煙花,「只能達到一時嘅畫面,長遠而言會令議員起唔到監察政府嘅作用」。
衝突致市民不敢集會
對於有人批評泛民因堅持非暴力抗爭,未能阻止港珠澳及高鐵撥款通過,何秀蘭反駁指,勇武派視為教主的黃毓民,「佢(黃)都批評咗我哋8年、佢亦用佢嘅方法抗爭咗8年,我哋亦睇唔到佢能夠終止到個會議喎」,坦言即使泛民全部離席上前衝擊,最終極可能全被逐,「客觀效果係建制派可立即投票」。
她指留意到早前在立會外參與反高鐵集會人數較以前大減,擔心因為立法會過去曾出現多次嚴重衝突,令普通市民不再扶老攜幼出席集會,強調只有幾十人的集會難令政府及保皇黨感受壓力,認為社會需要重建和平集會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