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估啦」的暴力(中大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 何慶基) - 何慶基

「你自己估啦」的暴力
(中大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 何慶基) - 何慶基

刪禁「國立」事件是個典型文化管理大災難。每天香港有多少表演?節目場刊內其一員工履歷上其就讀大學有「國立」二字,有多少人理會?現在反弄成滿城風雨的大議題,背後一定有人太神經緊張。
究竟有多緊張?特首不發一言,匆匆卸膊予劉江華,劉江華用最爛最廢的兩分鐘回應,之後所有官員保持緘默。何止緊張,簡直是恐懼!因為涉及台灣身份問題,既不敢說「國立」一詞可自由使用,又難說出否定人家既有大學名稱的理據。在蔡英文上場、北京對台灣新領導層未定鮮明態度前,不知如何處理,又驚政治錯誤,真是盤外交大頭佛。於是聰明特首把鑊交予部下,劉江華只談與藝團加強「協作」避談「國立」的廢話。
刪禁「國立」事件猶如打開了滿是蟲蛆的罐,原來回歸後此類政治刪禁事件普遍存在,當中包括中大舉辦的活動。筆者過去也曾跟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有正式合作,大學從沒有人要求避用「國立」一詞。據傳媒報道,連政府機構也好像沒有固定準則,看情況是民間機構以至個人過份敏感進行自我刪禁。文化管理的朋友談及此事時,均認為是中層職員的過敏反應,場刊上微不足道的資料又怎會勞動高層?但公務員文化,只求簡單暢順無災無難的工作,理應不會自找麻煩,特別是面對重視自由表述的藝術界時。
馬逢國謂因港獨運動出現官員過敏反應,像是為官員解說,卻道出了刪禁背後的原因:恐懼。公務員不是有清晰運作守則,只是按本子辦事,為何有過敏反應?說到底,是因為恐懼,害怕犯上十惡不赦的政治錯誤大罪。香港運作已進入另一思維,誠如李國章說,不能踢老虎,即使苛政猛若虎,否則就會惹來像得罪梁振英後自會派爪牙入侵港大一樣。傳統上中立、非政治化的公務員,現在也要作政治決定。政府運作當然有政治考慮,但如果民政局有清晰規定,例如列明不可用「國立」二字,公務員就好辦事。現在連民政局局長也支吾以對,似是有口難言,又或真的沒有規定,一個政府的運作可以是個含糊不清的大混賬。

製造恐懼同時消除規則

大混賬其實也可以是卓越的權算遊戲。自我刪禁的可怕,是其擴散面廣,且可扼殺言論自由於無形。有效製造自我刪禁是要製造恐懼但同時又消除規則,最多是只有非正式指引。中國執法者對被針對者的常用語是:「你應該知道自己做過甚麼。」擔心後果又摸不清規則的人,為求安全只會作較大反應以保不失,這就是「你自己估啦」的暴力。如果事件鬧大,高層可隨時走出來做好人解釋,謂只是中層自行過敏反應,機制內並沒相關規矩。特區高層也是處於這摸不清大老闆態度的狀況,於是各人只能尷尬地顧左右而言他。
回歸後藝術界自我刪禁的情況令人憂慮,前陣子有香港舞蹈團,香港大學博物館刪禁梁天倫作品及刪改展覽文字等事件。還有不資助某類型藝術,或是沒演出場地,或遞交申請前已先自行刪除影響申請的不正確元素等等,殺文藝界於無形!在自我約束的恐懼氣氛下,人人謹慎,創意必然枯死,政府甚麼創意工業鴻圖大計大可收埋。藝術表達自由是最後界線,為求自保,文化界對任何形式的政治干預必須作強烈反應。幸好今次糊塗戲班不糊塗,希望它不會因此受罰。
至於康文署自馬英九上台後努力而且頗成功重建的港台文化交流關係,相信一樣也可以收埋。將心比己,這小事確是台灣文化人難吞的大骨頭,羞辱過人家後,還好意思每年在人家地方搞香港周去鼓勵兩地交融,相信要頗厚的面皮。

何慶基
中大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