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應先放氣才運往維修

輪胎應先放氣才運往維修

【本報訊】發生飛機輪胎爆炸殺人事件後,有人質疑有輪胎何以會爆炸?據知飛機輪胎拆卸後送去維修,應預先放氣,否則運送中可能遇撞擊導致輪胎內壓縮氣體爆炸。飛機輪胎重達400磅,輪胎內氣壓達200磅,一旦爆胎可引致十分嚴重後果。有飛機工程師懷疑今次輪胎爆炸事故,與輪胎未放氣有關。

胎內氣壓達200磅

香港工程師學會(航空分部)發言人詹永年稱:「待維修飛機輪胎,係唔應該充氣。」他解釋,飛機輪胎的結構,內部是沒有內膽,而是一層層的鋼絲;外層是膠料,一般外層受損至一定程度,而又未見帆布層,拆下後翻補後可以再用。
詹永年補充,輪胎受損除了是行駛或升降時磨擦損耗外,還有是受外來物件導致損壞。在飛機輪胎損壞後,其維修步驟一般是將輪胎從飛機上拆下,先釋放輪胎內氣體,然後才運走,「一般運送待維修飛機輪胎,唔應該充氣」。如果輪胎未有放氣便送往維修,可能會在行車或飛機運送途中有爆炸風險。
詹又稱,一般飛機輪胎放氣後運送不會爆破,今次輪胎運往維修途中發生事故,明顯是輪胎內充着氣。究竟飛機輪胎爆炸原因及為何仍然充氣,要待警方及有關部門詳細調查。
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鄭家偉教授則指,飛機輪胎重達400磅,內藏壓力200磅。由於飛機頻繁升降,不排除會對輪胎構成嚴重勞損,或出現細微的裂縫。因此當輪胎拆卸後修理前,要預先放氣,以防在運送期間生意外。他解釋,在運送過程中若輪胎遇到撞擊,可能導致輪胎內壓力由裂縫釋出,足以造成如同爆炸的強大殺傷力。
■記者彭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