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小岞鎮漁民李阿尾最近駕船出海,網得巨龜,殼長八十三公分,寬七十三公分,應有百多歲。李阿尾認為百歲龜「有靈性」,不肯出售,放回大海。
小時候,讀過父親寫的一首《巨龜謠》:「我聞巨龜出滄海,龜齡千五年。曾見煬帝鑿運河,隋民苦熬煎;又見鳳歌李太白,佯狂亦可憐。轉瞬歷朝東逝水,古今英傑化塵煙。小儒欲問存亡理,巨龜巨龜汝來前。」小岞鎮那隻靈龜,也應見到過去一百年神州魚爛的歷史。幸而牠居於大海,不必經歷毛澤東以至習近平的偉大統治。
據報道,有廟宇願意出幾萬元,買下靈龜「供養」。而「供養」當然只是「招財」的同義詞,即囚在小池之中,給愚夫愚婦用硬幣投擲。靈龜能言,一定會套用莊子的話:「神龜死為留骨,藏之廟堂之上,何如生而曳尾於塗(泥土)中乎?」李阿尾不賣靈龜,顯然也懂得莊子的道理。
不過,死而供奉於廟堂,總勝於生而作支牀之龜。《史記》卷一二八載:南方有老人,認為龜能行氣導引,有助延年,就「用龜支牀足(用牀腳壓着龜背)」,這樣過了二十多年,「老人死,移牀,龜尚生不死」。這「不死」絕對不值得欣慰。
過去六十多年,中國人做了中共支牀之龜。也許,這就是毛鄧江等都能延年的原因吧。據聯合國本月中旬報告,全球各地人民快樂指數,臺灣居第三十五位,香港第七十三位,大陸第八十三位,原因不言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