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走水貨內地須改善食安

杜絕走水貨
內地須改善食安

【本報訊】水貨問題未隨着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而收斂,有學者及立法會議員指出,水貨問題的根源是中港兩地貨品價格差異,以及內地食品安全問題;若內地未能解決相關問題,水貨問題始終難杜絕。有學者認為要待邊境水貨城落成,才可減輕北區水貨問題的壓力。
有研究自由行對本港經濟影響的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直指,一周一行打擊水貨問題成效不彰,指只要有經濟誘因就會產生水貨問題,必須解決內地稅階差異及食品用品安全等根源問題,才可杜絕水貨,「呢啲根源問題一日解決唔到,一日都仲會有水貨,如果深圳人做唔到(水貨),咪搵香港人做,甚至南亞裔去做」。

料水貨城可紓北區壓力

新民主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表示,早預料一周一行未能打擊水貨問題,中港兩地政府應考慮全面取消深圳戶籍居民一簽多行政策,以及內地當局應解決有毒食品問題,才可解決水貨問題,「大原則係唔能夠寄望730萬人嘅城市,去解決13億人口嘅有毒食品、有毒奶粉嘅結構問題,只能靠內地政府喺法規、制度上面解決」。
經濟學者關焯照指水貨問題難杜絕,認為要待邊境水貨城落成,才可紓緩水貨問題,「始終中港物價有差價,加上食品安全問題,水貨好似娼妓問題,好難杜絕,等水貨城開咗,吸納水貨客入去,就可以減輕北區壓力」。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