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評級展望 遭標普降至負面倘港政治兩極惡化 或下調評級

中港評級展望 遭標普降至負面
倘港政治兩極惡化 或下調評級

【本報訊】香港、中國再次被降評級展望!繼評級機構穆迪上月中同時調低中港評級展望後,標準普爾亦將兩地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維持中港目前AA-及AAA評級。標普更指若香港政治兩極化惡化,危及營商環境的話,有可能單獨下調香港評級。
記者:黃翹恩

標準普爾指若香港政治兩極化加劇,恐危及營商環境。

署理財政司司長陳家強昨晚表示,歡迎標準普爾肯定本港的信用狀況與經濟基礎,但是不認同其就香港評級展望下調所作出的評估。
陳家強又指出,內地仍然是維持全球經濟增長以及穩定的重要動力,並且相信香港將會受惠於內地經濟結構轉型而帶來的新商機。陳家強的回應並無觸及標普對於香港政治兩極化的評論。
一般而言,評級機構針對財務實力等因素,對國家、企業進行評級,而有關的評級將會影響發債息率,例如評級下跌,融資成本則會提高,但下調評級展望只反映未來調低評級的可能性增高,並不等於下調評級。
標普指出,上月兩會之後,中國改革按照計劃進行,不過由於經濟重回平衡點較預期的緩慢,因此將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並且連帶下調香港的評級展望亦跌至負面以反映中國因素。
雖然政改遭到立法會否決,不過鑑於香港繁榮穩定對於中國改革有利,標普相信,香港與中央政府關係維持建設性,不過若果香港的政治兩極化情況惡化,並且損害到政策實行以及營商環境,或者在不調低中國評級的前提下,單獨下調香港的信貸評級。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同意內地經濟調整期或會長達數年,香港難免會受到相關影響。不過,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則認為,標普理據並不充份、不合理。

勢下調港經濟增長預測

調低主權信用評級將會影響發債融資成本,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指,中港兩地政府皆並非靠發債支撐經濟,調低評級展望「可能係心理上(影響)」,現時估計香港今年經濟增長2.2%,很大可能會在年中下調預測。
另外,標準普爾報告中,展望今年香港的人均生產總值可達到44,500美元(約34.5萬港元,即每月約2.87萬元)。未來3年由於本地需求強韌、成熟經濟體復蘇,以及內地維持大約6%經濟增長,預料香港未來3年可以跑贏其他高收入經濟體。
全球三大評級機構只剩惠譽未表態,惠譽去年中給予中港A+及AA+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