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梅雨天降臨,天氣潮濕,衫褲鞋襪難以乾透,總之濕濕漉漉「不聚財」。想春夏季一屋爽,就要適當運用不同種類的吸濕劑。
吸濕劑能夠除濕、防霉,多用於衣櫃、儲物箱,又或給貴重物品防潮,如鋼琴、相機及其他電子器材等。產品一般分為盒裝、條裝和袋裝三種,常見的吸濕成份有氯化鈣,或經處理後可循環再用的硅膠及炭等。消費者委員會2007年做的測試顯示,盒裝吸濕劑累積吸濕量較多,亦較抵用;條裝吸濕劑的優點則是膠盒可重用,比較環保。
理工大學應用科學系余海虎博士建議,放置於衣櫃或抽屜的吸濕劑,宜考慮吸濕量大,和吸濕速度較慢的產品;使用時留意產品的有效日期 —— 限期一般約為開封後3個月,一旦時限到了,即使水位未到更換指示位,也建議更換。
另外,含活性炭的吸濕劑能夠吸味,可用來吸走衣物因潮濕、霉菌滋生而產生的氣味。至於喜愛收藏的人士亦要注意,對濕氣敏感的物品如相機、郵票、珍貴紙幣等,最好用密封箱存放,內裏再放入會轉換顏色的硅膠粒。余博士認為,普遍消費者每個多月才換一次吸濕劑,所以吸濕速度慢的產品會較適合。
選購貼士
‧盒裝吸濕劑體積較大,宜擺放於寬闊空間,如衣櫃、鞋櫃或大衣箱等。
‧條裝吸濕劑設計狹長及重心低,不易翻倒,吸濕速度較快,可放在較細小的衣櫃、不常開的儲物櫃或櫥櫃。
‧袋裝吸濕劑體積較小,擺放在掛衣袋、抽屜或小型儲物箱較佳。
‧若要在儲存食物的地方放吸濕劑,必須注意產品成分,切忌使用含1P81及鄰苯基苯酚(有毒除害劑)等防霉劑或抗菌劑的產品。
檢查貨品
‧檢查產品,包括膠盒、包裝及鋁箔,避免購買破損的貨品。
‧盒裝產品應留意上層氯化鈣是否乾爽,有沒有結塊或黏在一起。
‧如時常打開衣櫃或容器,可選吸濕速度較慢的產品,使用時間較長。
‧想有防霉效果,便應查看產品有沒有標示防霉劑成分。
使用需知
‧盒裝和部分條裝吸濕劑,需要撕開鋁箔才能使用。
‧盒裝吸濕劑需擺放在較平穩的位置,當上層剩餘不多白色氯化鈣,而下層積水滿滿,顯示吸濕接近飽和,應該更換。
‧氯化鈣抽濕袋若屬於可換式,宜按包裝上的指示更換。
‧有標示可再用的產品如硅膠或炭,應按指示的方法驅走濕氣再用。
‧用前要小心閱讀說明書 ,擺放在適當的地方,並不時留意是否需要更換。
‧使用時環境應盡量密封,例如關好門或衣箱蓋,並保持緊閉。
想知更多除濕防霉小貼士,可瀏覽消委會相關網頁: https://www.consumer.org.hk/ws_chi/news/specials/2016/dehumidifiers-agents.html?ap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