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少年勤操進擊DSE

社運少年勤操進擊DSE

【本報訊】4月尚餘數天便到臨,文憑試將全線開考。一群為社會、公義與政權對着幹的少年們,將回復學生身份應付另一場仗。不過今次目標是個人前途,於文憑試與6萬多名對手爭奪大學入場券。為學運,他們聲言犧牲學業在所不計,但考試對決,見慣大場面亦如尋常考生般難抵壓力重擔。雖未能預知命運,卻肯定繼續瞓身改變社會命運,目標清晰。
記者:蕭洛汶

面對中學文憑試,三位學民思潮成員有各自的減壓方法。朱永倫攝

學民三考生 分配溫書時間捨弱取強

學民思潮停止運作,一班學生正籌組新組織繼續關注教育議題,當中不乏應屆文憑試考生。為分數,今次同樣學生自救,最後衝刺要策略性分配溫書時間捨弱取強。學運無畏無懼,壓力無日無之,他們各有減壓方法,聽歌、看電影、睡覺,「要喺痛苦中搵到快樂」。
2013年加入學民思潮的留穎恩,經歷過針對人大831落閘的中學生罷課及佔領運動。曾於東區名校張祝珊英文中學讀書的她,對英文科較有信心,「操Past paper(歷屆考題)同睇吓雞精書」。面對弱點科目:數學和地理,則採取壯士斷臂式取捨,「地理講自然科學,石頭點爆我真係唔識,我會速讀方式讀晒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就唔理……數學就盡力操啲簡單啲嘅」。

曾請病假逃避考試

讀深水埗區中華基督教會銘賢書院的葉嘉渝,去年加入學民,其後成為常委。三年高中生活,她由錯誤開始,「我讀BAFS(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同ICT(資訊及通訊科技),一科講邏輯,另一科計數,但我中四先發現原來我係一個文科人」。選錯科令生活「好不堪」,但現實是下周便考文憑試,她選擇暫放棄弱點科目,「考完ICT仲有6日先考BAFS,我諗住(BAFS)淨係溫呢6日」留和葉分別冀獲18分及20分,入讀社會科學科目,將來任職非政府機構。
「開始溫吓書啦!」去年加入學民的鄭智航選修歷史和地理,比起兩位女將,明顯較輕鬆,「考完歷史有15日先考地理,到時先溫」。他預計無法拿取大學入場券,已打算入讀高級文憑修讀公關廣告,課程僅讀兩年是重要考慮,「我想選區議員,但下屆2019年(選舉),如果讀四年就錯過咗」。
面對社會議題,他們態度企硬;面對學業壓力,卻難免有軟弱時刻。留穎恩試過恐懼考試,請病假逃避;葉嘉渝數月前則因壓力太大告假一周,「唔想見人所以無返學,係好唔開心好想喊」。她最終在朋友開解下得到釋放。狀似最無牽掛的鄭智航同樣害怕考試,校內成績雖然不俗,但考文憑試是面對全港考生「之前冇溫書,𠵱家溫番書有啲驚」。
解壓方法人人皆有獨門心得,葉嘉渝選擇聽歌,留穎恩會看電影,「唔可以狂溫,三個鐘已經係Maximum(最多)」鄭智航則睡覺減壓,「瞓醒精神好咗好多」。
■記者蕭洛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