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民前女將 「價值靠一張Cert好可悲」

本民前女將 
「價值靠一張Cert好可悲」

大年初一旺角騷亂,本土民主前線成員幾乎全數被捕,年僅17歲的小妮子臨時擔大旗做發言人,處理組織事務、對外回應一腳踢,讓公眾認識衛碧君這名字。但對她來說,當時更面對中學文憑試這人生挑戰,不曾擔心影響學業、前途?她像說別人故事般冷靜:「我唔係好在乎結果,你嘅價值如果只係畀一張Cert(證書)表達出嚟,你嘅價值係十分低,係好可悲嘅事。」
農曆年假期是文憑試考生埋首苦讀的時光,衛碧君卻忙於為騷亂善後。她坦言溫習進度「Delay(延後)咗少少」,但權衡學業與社運,她選擇後者,「有啲關乎組織利益,呢個時候我會擺低自己嘢,因為我唔只同自己交代」。
為趕回進度,衝刺階段策略不能一成不變,例如直接做練習,而非先慢慢溫習。各科投放時間亦要取捨,「地理同經濟寫到Point(要點)就有分,呢啲比較有把握嘅會溫先」。她指中、英文「谷唔到」,「唯一做到係背多啲金句,等作文同Oral(會話)有例子用」。本身讀東區名校嘉諾撒書院的她,期望DSE成績可以入讀浸大傳理學院的公關及廣告,一旦失手她亦早已報讀副學士及專業教育學院(IVE)等後路。對於哪科是弱點?她說:「中文一定係死亡之科」,她認為學生沒有成年人的人生及世界觀作答題目。

衛碧君稱騷亂稍為影響溫習,但事件關乎組織利益,需放下個人事務。謝榮耀攝

入大學非人生唯一目標

談起人生第一場公開試,她出乎意料地表現輕鬆,「除咗實力更加多講運氣,譬如考Oral(會話)會唔會遇到好勁或者好豬嘅隊友,Listening(聆聽)試場又有無人裝修」,其說法比輔導員,看得更開,「唔係讀唔到大學就要放棄自己,人生就玩完」。
升中後加入辯論隊,讓她討論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反思人生。她不認為入大學是人生唯一目標,對於學生輕生,她的解讀是年輕人「被編排」得太多,「大學之後,唔知自己下一步做乜,會好迷茫」。
若失落大學學位,她坦承心底會「少少唔舒服」,但她想深一層,走不一樣的路又何妨?「呢一兩年我實在太唔一樣……望返都未去到大家講咁絕望」。參與社運會影響學業、前途這類口頭壓力,她聽得太多。她反因自己與大多數人不同而自傲,「幾百年前女人都紮腳,到今日紮腳先係迂腐,話唔定日後我哋先係傑出或者帶領潮流嘅人」。
■記者蕭洛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