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者人口日增,安老院被視為安置長者的主要出路,伸手助人協會轄下3間老人之家共提供355個宿位。協會指近5年輪候人數急增,冀政府增撥資源增加宿位。護老院服務需求有增無減,截至今年1月底,輪候資助長者住宿照顧服務人數達3.3萬人,平均輪候時間為20至26個月,老人之家則可為服務分流,3間宿舍分別位於竹園北邨、寶林邨和小西灣邨公屋大廈,提供355個宿位。
入住平均等1年
伸手助人協會總幹事陸寶珠指老人之家讓長者體驗大學般住hall生活,服務開展約26年,過去5年宿位需求突急增,由毋須輪候到今年約有100人等候,平均等1年才能入住,陸估計因現時缺乏類似服務,「以前社署有長者宿舍提供低程度護理服務,𠵱家冇咗,房協長者屋租金又較貴。」
老人之家由兩層公屋改建,以寶林賽馬會老人之家為例,48個單位提供124個宿位,每人月租約1,700元,長者需自行煮食,每個宿位有獨立空間,單位則保留公屋木門和鐵閘讓長者享有一定私隱。陸指過去曾與房委會討論增加宿位,但公屋單位短缺,她期望如有大型屋邨落成,可撥出2至3層作為老人之家,「公屋可能只住1至2人,但呢度每個單位可住3至4人,效益會更大。」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