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回購是管理層的信心的表現之一,但對股價卻並非靈丹。本港零售業正經歷寒冬,一眾零售股被投資者放入雪櫃,I.T(999)、 歐舒丹(L'Occitane,973)本港業務認真遜色,股價亦由去年4、5月大瀉逾四成,為求保住股價,兩股股東不斷回購自家股份托價,可惜成效不彰。
歐舒丹跌至兩月新低
受港元強勢、內地客減少來港消費,I.T第三季本港同店銷售下跌2%,首三季銷售負增長1.3%。除了主要業務績弱,去年中人民幣單日急貶2%,I.T嚇得一次過將近12億人幣定期存款,全兌換回港元,匯兌虧損6,000萬港元兼發盈警。績遜兼蝕匯,I.T由去年10月底起累跌24%,其間回購15次救股,可惜截至本月初最後一次回購後,股價仍未見起色,跌足11%。
歐舒丹同病相憐,截至去年底止首三季,全球九個主要市場中,僅香港錄得銷售下跌,足足下滑近一成,同店銷售亦插水17.3%。歐舒丹見業績麻麻,今年重啟自2011年後暫停的回購計劃,今年迄今豪花3,400萬,一共回購9次,由12元掃到上14元。但在零售淡市下,即使出盡力掃貨仍難改公司黯淡前景,歐舒丹本港業務未有好轉,股價於本周四(24日)已創出近兩個月新低,報13.6元,投資者宜先睇清行業前景,小心避開淡市回購下的投資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