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然一笑:CCTA - 莫樹錦

醫然一笑:CCTA - 莫樹錦

緊張地躺在冰冷床板上,心跳加速,閉上眼睛深呼吸也未能讓心情平靜下來,正感無奈之際突然感到臉紅耳熱,一股熱氣從口臉直衝下身,未能說出這是舒暢還是難受時已聽到溫柔聲音說:「已完事,休息一會便可下床。」
這是我的第一次。
第一次的CCTA。
心臟有3條主要冠狀動脈(Coronary Artery),任何一條閉塞即令心肌缺氧,輕則便像過勞肌肉一樣感到疼痛,是謂心絞痛,重則便導致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也就是俗語所說的心臟病發,故此冠狀脈暢通與否跟心臟健康息息相關。但要知道心血管狀態絕非易事,心電圖只能提供表面資料,有待心肌缺氧才顯示改變,早期冠狀脈閉塞不會被心電圖發現。
以往檢查冠狀脈只能靠導管檢查,要從大腿動脈放入長長導管直通心臟,由導管注入顯影劑後從不同角度急速地照X光,這便能察看血管暢通情況,此方法入侵性高也極不舒服,如非必要便避之則吉。
CCTA(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以高速電腦為血管作斷層掃描,此新進方法快而準,心臟是不停跳動的東西,過往電腦掃描未夠快速,就如用80年代儍瓜相機來拍攝正行駛中車輛,影像只會朦朧一片,現今的CCTA速度快清𥇦度也高,靜脈注入顯影劑後數分鐘已完成拍攝,經電腦立體重組後便能清楚地顯示心臟及血管結構。
至今你可能會問醫生為何會接受CCTA檢查。一般情況病人若有胸口痛或在跑步機檢查發現不正常時才會進一步檢查冠狀脈,無病徵高危病人應否接受CCTA素來是心臟科醫生的辯論題目,曾問過不少心臟科同事,各人意見紛紜。
無病徵病人做CCTA會帶來幾類結果,若嚴重閉塞當場便要盡快做通波仔手術,也因此而保住小命;若完全正常,當然只會繼續開心活下去;最麻煩是發現低至中度閉塞,嚴重程度不足以動手術,但若不做又會心掛掛,擔心日後情況轉差未能趕及做手術。故此CCTA前必要做足心理準備才能面對結果。
45歲發現膽固醇高,50歲時做大腸鏡檢查,55歲時總應做點東西賀賀壽。
若正常,便希望5年後再另找東西來煩自己。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