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曾介紹過,以前南斯拉夫國際戰爭法庭成立以來的努力和當中的曲折為主題的新書 《The Butcher's Trail: How the Search for Balkan War Criminals Became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 Manhunt》。不足一個月,波斯尼亞塞族共和國領袖卡拉季奇 (Radovan Karadzic)經過5年審訊,前日在海牙被判10項戰爭罪行罪名成立,判處40年監禁。離前南斯拉夫國際戰爭法庭首度向卡拉季奇發出通緝令已21年光景,當一些主腦如塞爾維亞米洛舍維奇未受審已在獄中過身,卡拉季奇是目前已完成審訊戰犯中,最高級的一個。為了「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本周介紹另一本關於波斯尼亞戰爭的書。
1990年代初,因南斯拉夫解體在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科索沃等巴爾幹半島國家爆發的戰爭,較諸中國文革、大饑荒,甚至同期非洲的達富爾人道危機,波斯尼亞戰爭死者「才不過」約十多萬。但這場戰爭給世人尤其是歐洲人帶來巨大教訓。他們以為納粹德軍的暴行已為歐洲上了慘痛一課,但在1990年代,波斯尼亞戰爭打了兩年,世人才知道集中營的夢魘重回歐洲中心。其中一個將集中營公諸於世的,是當年任職ITN的記者Ed Vulliamy。他跟BBC的記者造訪Omarska集中營,皮包骨的難民和戰俘隔着鐵絲網被訪問的片段播出,全球首次證實集中營並非波斯尼亞軍揑造出來的宣傳。
Ed Vulliamy跑過不少戰地報道,但對他而言波斯尼亞戰爭影響始終至為巨大。「世界始終會變得更好,我不相信,這些都是廢話。」在《The War is Dead, Long Live the War》一書,他盡量不讓讀者浸沒在悲傷中,反而是關於戰爭20年後世人為何沒有從教訓中醒過來。除了為戰爭匆匆畫句號的達頓條約反而令劊子手獲利以外,一些看來日常不過的小事卻說明了為何真正的和解依然遙不可及。
Omarska集中營今為鐵礦場,由英國商人Lakshimi Mittal擁有,目前我所找到的資料顯示,商人至今仍拒絕在此為集中營豎立紀念碑。一些受人景仰的知識分子則抱有否定或懷疑態度。Noam Chomsky質疑Vulliamy關於集中營的報道為揑造;當米洛舍維奇在海牙接受審判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劇作家Harold Pinter為他發起「Committee for the Dedence」。
今天波斯尼亞戰爭的細節也許仍未百分之百水落石出,Vulliamy亦不諱言戰爭中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波斯尼亞伊斯蘭軍雙手也沾上鮮血。可以預期卡拉季奇會上訴,其他一些戰犯坐了十多年牢之後亦已刑滿釋放,一些受害者遺屬亦高呼卡拉季奇40年刑期太短沒法彰顯公義,但對這場沒有真正和解的戰爭,這些審判至少是一杯半滿的遲來正義。
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