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3年級醫學生的時候,急症室的當值師兄領了我看一名因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剛剛入院的病人,至今印象猶新。
潰瘍蝕穿了十二指腸,胃酸滲入腹腔,引起廣泛的腹膜炎。病人痛得臉青唇白,滿額冷汗,急急地喘着氣,但腹部卻繃得緊緊的一動不動。師兄吩咐我輕輕地把手掌放在患者的肚皮上。果然是和書本上描繪的一樣,和木板一樣硬(board-like rigidity)。
師兄帶我看的,是潰瘍穿孔的典型病例。有些病人,穿孔後胃液沿升結腸的外側流到下腹,痛得最厲害的位置在右下腹,容易被誤診為闌尾炎。默片時代的大明星華倫天奴,就是這樣喪了性命,終年只是31歲。
潰瘍穿孔的臨床症狀,隨着時間有很大的改變。病發時痛得要生要死,檢查腹部時稍稍輕輕一按已是極痛難當,腹肌反射性繃緊,放手時有反跳痛,都是明顯的急性腹膜炎的表徵。這時是手術的黃金時間。此時以大網膜修補穿孔,及以大量生鹽水沖洗腹腔,存活率達八、九成。如果錯失了這個時機,幾小時後腹痛較為紓緩,病人或會誤以為病情已好轉,但其實細菌已開始在腹腔內繁殖。12小時後細菌性腹膜炎令腸道麻痹,腹部逐漸脹起。此後病人情況急劇轉差,缺水、休克和死亡接踵而來。
在新畿內亞時我碰到過一名穿了孔3天才來到醫院的病人。來到急症室時已是奄奄一息,肚子也不痛,只是脹大如鼓,多方搶救,仍是返魂乏術。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