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二人生不只出現在歌曲和電影中,人到老年亦有機會重過新生。64歲的前教師廖sir一生經歷多次不幸,太太離世後,再娶後又婚姻失敗,家住西半山的他因理財不善破產收場,以機場為家,3年多前機緣下入住伸手助人協會的老人之家,透過當義工和送飯服務等重拾自信,由潦倒老人變身成義工領袖,覓得第二人生。
一度以機場為家
伸手助人協會轄下有3間老人之家為有自我照顧能力的長者提供另類住宿,以每月約1,700元的低廉租金分租單位,更設義工服務和興趣班。
家住西半山的廖洪坤(廖sir)育有3名子女,但自太太因癌病過身後,生命從此逆轉。他原本在內地和香港都有物業,「之後有段中港婚姻,但婚姻失敗,又理財不善,同屋企人關係好差,走投無路之下破咗產又離咗婚,仲瞓過機場。」
經歷一年多露宿生活,他獲露宿者之家收容,再輾轉入住老人之家,入住之初與同房有磨擦,調房後情況改善,更開始參與送飯活動,踏出當義工的第一步。廖sir稱:「原來我都可以有貢獻,建立番生存意義。」他越做越上癮,3年半來更當上義工領袖,連與子女關係亦成功修補,但他談起昔日困窘亦難掩悲傷,「當時的確有諗過喺屋企跳落去」。對於早前多名學生自殺身亡,他希望以自身經歷提醒年輕人,「生命好重要,唔應該咁易放棄」。
老人之家另一位院友、79歲的李雪珍亦因婆媳問題入住這裏,她說初期不習慣,因要與陌生長者同房,其後她當義工陪長者覆診,到安老院探訪,更成為曲奇義賣運動模特兒,與歌星張學友合作拍攝海報,早前學會畫畫和玩硬地滾球,原來長者生活亦可以多姿多采。
老人之家服務對象為60歲或以上、無傳染病及有自我照顧能力的長者,入息上限每月8,000元,擁有自住物業亦可申請,但需證明自己有住屋需要,如與家人相處困難等,亦願意過群體生活。至於近年成立的義工或興趣小組,則提供獨居長者送餐、探訪護老院長者及陪診服務等,讓長者能服務更有需要的長者,伸手助人協會總幹事陸寶珠稱:「好多老人家如果幫佢哋一個小忙,佢哋亦可以好好貢獻社會。」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