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YouTuber拍片呼籲港人幫襯提前減價結業之小店「崇麗行」,因為老闆謝林協助「明哥」早日遷舖。
深水埗明哥因舊舖業主大幅加租被迫遷,謝生願意平租逾千呎舖面令他的「北河點心茶餐廳」繼續經營。
──因為明哥向區內有需要人士派發免費飯盒多年,又低價(22元)賣飯盒,基層市民和公公婆婆受惠,善行亦感染了其他東主效法。
這些「因」,造成「果」,一環扣一環,大批市民到場購物幫手散貨,好人好事好收場,「分享」是快樂之源。
朝見口晚見面,「街坊情」卻會在某一時刻爆發流動。
記得有一晚,在小店吃魚蛋粉牛腩麵,來了兩個年輕人,店內一個婆婆馬上招呼,落單端麵的樓面吧,卻十分慇懃也充滿疼惜,人家還沒開聲,她已說:「我知晒你中意牛什,仲要飲凍檸茶,你呢,就係腩麵走青……」還悄悄送了幾塊炸魚皮。大家以為這是她兒子或孫子,原來只是街坊。她很驕傲:「我以前喺第間做,佢兩個跟我嚟㗎!」婆婆認為是跟她來的熟客,「被收𡃁」的小伙子相對一笑,也許不過隨意光顧,見那麼有成功感滿足感,就當默認,讓她開心一下吧──竟然不敢換換口味呢,怕傷害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