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流行親子共讀,兒童繪本成了親子溝通的橋樑,但在書店買到的,通常都是台灣及日本等地作家的作品,本土作家作品少之又少。香港兒童文學文化協會早前舉辦的第二屆「香港圖畫書創作獎」,經香港、內地、台灣及比利時兒童文學專家評審選出的首獎作品《你會咚咚咚嗎?》,正是出自香港媽媽張韻珊手筆。
311後圖像問候 轉贈受災孩子
育有兩名兒子,現職平面設計師的張韻珊(Shana),十年前無意中去了香港一家專賣繪本的書店,首次接觸繪本,驚訝竟然可以用極少的文字便能表達出深層意思,也想試試以以圖說故事的方式去創作,結果多年來共完成了大約十本繪本,包括為5年前日本311地震而創作的《明天》(Tomorrow),Shana當時與在當地做災後治療的朋友傾談後,覺得自己住在香港很安逸,所以想運用自己擅長的事去出一分力,她選擇了親手畫繪本,希望可突破語言隔膜,透過圖像表達問候及祝福,並交託朋友轉贈受災孩子。她的另一作品《看不見的跑手──尹約基》則以非洲肯雅失明跑手尹約基的真人真事作為故事藍本,於2011年獲得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Excellence Award之餘,其後更被繙譯成英文、日文、德文及盲人凸字版本在不同國家發行。
未當上媽媽前,Shana的作品都帶有寓意或道理,內容會比較沉重或深奧,但自從三年前當上媽媽後,其繪本風格則有所改變,節奏變得明快簡潔,題材也偏向關於孩子的成長過程,涵蓋生活微小事,表達手法也比較有趣,令人看得會心微笑。例如今次獲獎的兒童繪本《你會咚咚咚嗎?》,靈感正是來自她的大兒子溢溢的生活體驗,話說去年某一天,溢溢上廁所期間突然大叫媽媽入去陪伴,並問她聽不聽到「咚咚」聲,原來是他排出的大便掉入水中的聲音,Shana覺得溢溢很有創意,加上他學會自己去大便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成長片段,所以便以此作題材創作繪本。繪本內畫了不同的動物和寫上擬聲詞,孩子可以邊看邊學懂不同動物的聲音,當讀者看到最後一頁時,才會發覺Shana原來是想帶出兒子已經學會去大便,非常有趣。
解釋深奧話題 繪本好幫手
自溢溢兩歲開始,Shana便開始和他一同閱讀繪本,她覺得繪本是兒童心靈的食糧,建立生活的重要元素。親子共讀還可以增加親子互動,以及幫助孩子建立語言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現時溢溢每晚也要求看完一兩本繪本才肯去睡覺。另外,她也覺得繪本是個幫助父母向孩子解釋深奧話題的良好輔助工具,「有時好難同小朋友解釋乜嘢係死亡、點解唔好浪費食物,或者話畀佢知其他地方有戰爭,自己身處的香港係好和平,就咁講佢未必明白,但透過繪本內容同佢分享,佢睇完就會明白係乜嘢一回事。」
Shana認為,對比起日本及台灣等地,在香港靠畫繪本去維生相對困難,主要因為香港文化氣候及不上其他國家,加上近年才多了家長願意去接觸及認識繪本,繪本起步發展的歷史不長,她希望香港的繪本文化會越來越成熟,未來會有更多本土創作。
以下為第二屆「香港圖畫書創作獎」得獎名單,得獎作品於4月1日起會在銅鑼灣誠品書店8樓兒童館展出一個月。
首獎:《你會咚咚咚嗎?》(作繪者︰張韻珊)
佳作:《皮皮與貝貝》(作繪者︰簡禎徵)
佳作:《小種子會飛向哪裡》(作者:呂朗婷)
另外,比賽將在下月舉行頒獎禮、作品分享會及故事坊,有興趣人士可前往參加,詳情如下:
頒獎禮:
日期:4月10日(星期日)
時間:15:30-17:00
地點:銅鑼灣誠品書店9樓Forum
作品分享會:
日期:4月17日(第一場:張韻珊);4月24日(第二場:簡禎徵、呂朗婷)
時間:15:30-16:30(第一場);15:30-17:30(第二場)
地點:銅鑼灣誠品書店9樓Forum
故事坊:
日期:4月16日(首獎:張韻珊《你會咚咚咚嗎?》);4月23日(佳作:謝嘉莉《皮皮與貝貝》);4月30日(佳作:呂朗婷《小種子會飛往哪裡》)
時間:15:00-15:30
地點:銅鑼灣誠品書店8樓兒童館
查詢:香港兒童文學文化協會網頁及facebook
記者:黃子配
攝影:黃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