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復活節一定是小孩的節日?耶穌受難、升天、再復活,本來就非溫馨之事。環顧世界各地的復活節,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另類傳統,癲喪、狂野、兒童不宜。
希臘小島Chios,每年復活節都會上演一場「世紀大箭」(Rouketopolemos)。島上的兩間教堂,Agios Markos和Panagia Erithian,每逢復活節星期日(Easter Sunday)前夕都會勢成水火,隨時準備和對方宣戰。居民事先會自製過千支「火箭」,將火藥倒入像穿雲箭的箭筒當中,製作方法代代相傳。天一黑,雙方便會燃點箭陣,將一支支火箭發射到對面的教堂去,霎時間漫天濃霧,一道道火花劃破長空,好像數十顆流星同時倏地落下,比台南的鹽水蜂炮有過之而無不及,場面極度壯觀。相傳此習俗自鄂圖曼時期已經出現,不過起源和實際時間不明,有說是當年鄂圖曼帝國沒收島上大炮,以防當地人起義,結果大家就用火箭取而代之。
相較起來,斯洛伐克和捷克的習俗就斯文得多。慶祝方法和泰國潑水節有點相似,不過男士得意,女士當災。復活節一到,男士們穿上傳統服裝,三五成群到女性家中,一桶桶冷水照頭淋,還會用藤條鞭打她們下身。女士們通常走避不及,被兩位男士拉住雙手,再由其他人行刑,雖然力度未必很猛,但隱隱帶點性暗示成分。當地人聲稱水是青春和健康的象徵,此習俗是為女性的祝福,所以女士們要請男士飲酒和奉獻一個硬幣作為回禮。至於為何男士不需要「被祝福」,這就不得而知了。
這點皮肉之苦,和菲律賓的習俗比不算甚麼。為了紀念耶穌代世人受苦,菲律賓各地都會重演受難過程,由一位虔誠的信徒擔當耶穌,負起十字架遊行,最後用如假包換的鐵釘釘上十字架,其他信徒亦會苦行懺悔,用刑具鞭打自己,直至血迹斑斑,過程慘不忍睹。當地的天主教教會多次公開反對這種習俗,但各地信徒仍甘願自虐,這個儀式已經成為旅遊慶典,每年吸引數萬人前來參觀。
記者:陶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