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翻身戰 低吸港股基金吼環球股市基金 分散地區風險

MPF翻身戰 低吸港股基金
吼環球股市基金 分散地區風險

【本報訊】打工仔月月進貢的強積金(MPF),近一年蝕錢居多。根據理柏每月公佈的強積金整體平均表現,過去一年有9個月都是負數,今年首兩個月平均每人蝕1.12萬元。專家建議,進取型投資者可趁中港股市估值低,吸納港股基金及環球股市基金,分散地區風險;保守投資者宜選有回報目標或年期的保本基金。
記者:張紫茵 張活儀 張綺敏 余倩敏

據BCT銀聯投資總監夏卓華意見,長線投資者不應該在市況波動時急急換馬,以前大市上上落落,但通常等兩年後回報就會回來,組合過份調動反而得不償失,「10次轉倉要有6次以上中先有機會賺」。
「強積金投資最緊要睇幾時落車」,夏卓華指,打工仔每月供款已經是「平均成本法」,最重要是睇準時機高位獲利換馬,一日未走一日都有機會賺返。

潛在回報三至四成

他認為,以現時港股市況,第二季有機會再來一次更深的調整,風險胃納較高的投資者可趁低吸納港股基金;相反,如果要強積金平平安安,保守基金仍然是最穩陣的做法,至少不會輸錢。
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認為,強積金不應該部署於債券等穩陣基金,「回報得咁少,行政費用會蠶食本金,一定輸硬!」他同意現時中港股市估值低,若然一反彈,潛在回報有30至40%亦不奇,反而下半年有機會減少北美股票基金的比例。
「形勢唔同喇,過去避險買債券或貨幣基金,但自從負利率出現後,加上2008年唔少AA級債券都會違約,要保本買保證基金最穩陣。」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表示。他又認為,如果風險胃納較高,不妨趁現時吸納環球股票基金,以分散地域上風險,到市況穩定時,才換馬個別地區的基金,例如中國以及亞洲基金。
選擇基金時,鍾建強認為不要以為跌得最殘就會反彈得最勁,要視乎基金所投資的市場前景,以及基金過去表現,例如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2009年基金的復蘇力是否強勁,亦可以作為基金表現指標。

長線投資 勿頻密轉倉

有投資者會將強積金當股票炒,鍾建強就強調千萬不要,因兩者先天體質不同,基金每日只有一個價,還要兩日後才公開,如果追消息好易「中招」。
鄧聲興亦認為,管理強積金與平時炒股不同,以平均成本法作長線投資,就不應該設止蝕位,轉倉亦不要轉得太密,否則反而錯失於低位吸納更多基金單位的機會,變相高追令長遠回報更差。
康宏聯席董事梁只琪建議,在選擇強積金時,首先要選擇投資那一個市場,例如看好美股,就再找美股基金表現好的強積金受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