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返台灣,飛機上忐忑不安,想的竟然是:「死啦!一陣唔知點樣面對啲台灣同事!」
是的,難堪的事,正是台灣表演團體成員在香港演出,學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兩字被康文署刪除。
以前常說:「香港沒有特首真普選,但我們還是很自由的」、「我們法治比台灣好」、「香港國際化一些,不似你們電視不轉播國際足球」、「香港公務員清廉效率高」、「香港比較文明」、「香港女孩子比較漂亮」。
「國立」兩字被刪除後,以上一些話已羞於啟齒。
問台灣同事對此事看法,一貫台灣人的客氣:「還好啦」、「有一點點問題」、「中共壓力吧」。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楊其文就沒有這樣客氣了:「港府趨炎附勢的行為,明顯讓香港保有一點自治權的尊嚴,竟在此事件中公然淪喪。這樣魯莽的處理方式,與事實脫節……刪除國立二字,無法改變北藝大存在的真相。刪除代表的是冒犯、無禮、強逼、反文明、無意義的意識形態鬥爭。」
楊校長對香港的嚴厲指控,有人可以幫忙反駁一下嗎?我不會了,只有羞愧。長此下去,或者有一天,我們剩下的就只有辯護:「香港女孩子比較漂亮。」
這幾年,由人大普選粗暴落閘,到強力部門邀李波等自願偷渡返大陸,到刪除「國立」……:「這裏真的是香港嗎?」
後記
台灣《蘋果》每次開會談到削減開支,一定有人提議取消錄用二十幾位暑期實習生計劃,包括香港樹仁大學的四個名額,而有一條友永遠反對:「再窮,都要為自己行業作出貢獻。為小朋友提供實習機會,就是貢獻的第一步。台灣《蘋果》屬於台灣的,錄用台灣實習生,固然應該。但她母公司在香港,由香港人創辦,應該仍然有責任為香港傳媒作出貢獻,同樣不應該拒香港學生於門外。」
今年,台灣《蘋果》多收了四位來自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歡迎歡迎!不是吹水,以往幾屆來自樹仁大學的同學,台灣主管們都讚不絕口。加油加油!
逢周六刊出
葉一堅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