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滲水辦」救不了無助婆婆7年滲水苦!患有癌病的66歲獨居方婆婆,過去7年因劏房滲水而下令她受盡折磨,她花了半生積蓄10多萬元進行的裝修因而泡湯,就連大廳光管也因擔心漏電致不敢亮着。方婆婆憂心天花塌石屎,曾向食環署滲水辦求助卻無果,樓上業主又疑撒賴拒收法庭掛號信傳票,令婆婆活在惶恐中。有專家批評滲水辦測試漏水方法落後故常找不出漏水源頭,致市民受苦。
記者:郭美華 張珮琪
每年有逾二萬人向滲水辦投訴受滲水後失望而回,方婆婆是其一。她30多年前購入西環東利大廈近400平方呎單位,近年丈夫及兒子先後搬走,只餘下婆婆獨居。患糖尿病和甲狀腺問題的她,去年中更發現患上乳癌第二期,需割走左乳房和左邊淋巴。
10萬元新裝修泡湯
病痛不斷,7年來又兩度受樓上劏房滲水問題,令方婆婆苦上加苦。婆婆憶述樓上業主把單位一劏三出租,2009年劏房滲水令她寓所天花板已有滲漏:「成個天花板爛晒,自己都唔敢睇,我坐在下面食飯,有時會跌啲石屎皮落嚟。」方婆婆當年曾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索償,樓上業主曾和解,賠償婆婆一萬元並稱會自行維修,滲水一度改善。
方婆婆原以為噩夢已過,遂於2013年花了半生儲蓄10多萬元作裝修,豈料完工僅兩周樓上再滲水,致血汗錢泡湯:「天花一撻撻水印、甩皮、連客廳牆身都隆起、房間木吊櫃濕晒,唔敢放嘢上去!」方婆婆再向樓上業主反映,對方卻說「啲屋咁舊,係咁㗎喇。」方婆婆2013年9月向食環署滲水辦投訴,職員卻只曾進入其中一間劏房進行「色水測試」(倒進有顏色的水確認有否滲到下層),測試後卻又聲稱未能確定滲水源頭,擱置調查。
政府部門撒手不理,方婆婆向法團或管理處求助亦無果。她不甘心下去年4月遂再花1.5萬元自行找公正行調查滲水原因,確認滲水確來自樓上單位,但樓上業主一樣不理會,去年底方婆婆惟有入稟區域法院申請禁制令,欲制止樓上滲水,但至今年2月法庭卻回信,指執達主任以掛號形式送給樓上業主的傳訊令也被退回,理由是「查無此人」,即業主拒收傳票,令方婆婆感氣餒。
記者曾多次往樓上劏房視察,但業主不知所終,租客拒訪。方婆婆現仍需日吃10種藥,她嘆稱:「我患癌,終日要停留在屋內,但又驚鋼筋生銹天花倒塌,又驚開燈會爆炸,我好唔甘心,錯不是我,現在我卻日日驚慌!」方婆婆現只希望樓上盡快解決滲水,讓她不用再受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