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女生曾絕望憑不甘心走下去

傑出女生曾絕望
憑不甘心走下去

【本報訊】今時今日學生面對沉重學業及前途壓力,如何面對逆境成為重大課題。「香港傑出學生選舉2015-16」昨公佈結果,9名脫穎而出的中學生,並不全是來自模範家庭,同樣曾面對不如意,反悟出生命可貴,希望以同理心幫助身邊人。另有調查顯示,逾八成家長認為子女正面對各種壓力,其中近一成屬嚴重,冀政府加強支援。

盼當無國界精神科醫生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中五生孫子晴(Christy) ,年紀小小便要面對父母離異,猶幸雙方處理成熟,即使各自再組新家庭,仍對子晴愛護有加。她憶述,就讀的小學較着重品格和運動發展,學業反而「零操練」,小六仍在分辨「a」與「an」的用法,升中後學業成績落後,惟有奮發圖強;從中一時7科有兩科不及格、4科低於60分,至去年中四已追到全級第五名。
本學期已有23名香港學生輕生,子晴說自己同樣曾感絕望,但最終憑藉一份「唔甘心」,促使勇敢走下去。她說很理解輕生同學源於對世界絕望,但強調輕生不是出路。她認為人生旅途並不需要一式一樣,應跳出社會風氣,尋覓心中理想的路。
子晴將來想擔任無國界精神科醫生,把希望和安慰栽種在他人心中,萌芽滋長,「陪佢哋打一場spiritual(心靈上)嘅戰爭」。
作為聖士提反學生,她曾參與反直資遊行,「入到呢間學校係一份禮物,我唔想呢份禮物同價錢牌掛鈎」。對於香港社運日益增多,尤其年初一旺角騷亂,她雖不贊同當晚行徑,但認為年輕一代示威「唔一定係radical(激進) 」。她在獲獎簡介中寫道,「願意為社會發聲的卻被看成暴徒,老一輩的反對和攻擊不斷破碎他們的心,試問還有幾多人願意堅持到底呢?」
另外,民建聯今個月中向214名家長調查,逾八成人認為子女現時有壓力,主要來自學業(69%)、人際關係(11%)和前途(10%)等。民建聯建議政府加快成立專責委員會,深入調查輕生個案成因,並增撥資源透過社交媒體發放正能量。
■記者馬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