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大跌 九巴多賺1.5倍議員促檢討票價機制 以反映燃料成本

油價大跌 九巴多賺1.5倍
議員促檢討票價機制 以反映燃料成本

【本報訊】九巴母公司載通(062)去年純利增51%,主要受惠油價大跌、加價3.9%效應全年入賬,及客量上升。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指,現行的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未能反映巴士營運狀況,即使業績亮麗亦難減價回饋乘客,希望能檢討方程式組合,並預料九巴於明年屆滿的巴士專營權估計將不會輕易轉讓。
記者:黃翹恩 江靖然

載通公佈全年業績,去年專營巴士車費收入(九巴及龍運)按年增3%至69.73億元,核心業務九巴除稅後盈利4.88億元,比2014年勁升1.48倍。盈利增長主因為燃油成本年內下降5億元至8.09億元。另外,巴士車費於2014年中曾加3.9%,至2015年全年入賬,加上撇除2014年底道路受佔領行動的影響,2015年客量上升至每日平均266萬人次,均為盈利增長動力。每股派末期息0.9元,全年派息共1.2元。

受惠油價跌、票價升,九巴母公司載通業績亮麗。 黎樹雄攝

不輕易轉讓專營權

根據由2006年起生效的專營巴士票價調整安排,巴士票價加減需考慮巴士公司未來成本、收益及回報預測、及計算工資指數變動、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等的方程式運算結果。方程式每季運算,若結果為「-2%」,即意味公司有可觀盈利空間,政府會要求檢討票價,而巴士公司合理回報率為固定資產平均淨值回報率9.7%。
方程式於2009年曾調整,立法會決定不應加入油價因素,以免巴士公司藉此將燃料成本悉數轉嫁乘客。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鄧家彪表示,油價持續下跌已一年半:「點解方程式一直郁唔到-2%(上述觸動調整票價門檻),一直無喜訊(減價)?」原因是方程式計算的通脹權比中,與燃料直接相關項目只佔約5%,未能反映巴士營運成本中燃油成本可高逾兩成的情況。他形容方程式「有缺陷」,去年已去信要求檢討方程式組合,獲回覆今年初將會交代,但現時尚未納入立法會議程。
九巴專營權將在明年屆滿,載通表示已與政府展開商討新專營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成員毛孟靜認為政府政策向鐵路傾斜,難以吸引新巴士公司進場競爭。
鄧家彪亦同意,除卻路訊通(Roadshow,888)廣告業務、賣地收入等非車費收入,只單獨計巴士營運既要滿足環保需要,亦要與鐵路競爭,「其實係唔容易,唔係大錢,商業上唔係好賺錢嘅行業,要先投入好多資產」。料當局不會輕易轉讓專營權。
九巴自2011年5月以來曾三次加價,期內車費累合共上調了約12.4%。

議員鄧家彪指現行票價機制未能反映巴士營運狀況。 資料圖片

市民心聲

梁小姐(文職人員):「平時返工都有搭(九巴),近幾年(收費)唔覺唔覺又加咗啲,(想唔想佢減價?)我覺得佢唔會減囉!」

梁小姐

Kassity(學生):「平日出街都會搭九巴㗎,但多數都係以搭地鐵為主,因為有學生優惠嘛,當然希望九巴都有(學生優惠)啦!」

Kas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