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早前見記者時就假難民問題表現出來的態度,相信聽慣他說話套路的市民,不難知道他下一步想怎樣做。若果沒有猜錯,相關部門,包括警務處、入境處和懲教署,將會加快審查這些他們口中的「假難民」,並開始進行遣返行動。
從媒體方面報道得知,從2014年3月到今年3月就有大約1.72萬宗酷刑免遣返聲請,今年就有超過800宗,其中多為東南亞、南亞的「假難民」。梁振英表示,情況是令人憂慮,將尋求在短期見效的辦法解決問題。
梁振英的發言應該是表示出,前保安局長李少光在北京兩會期間向中國外交部建議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地區,並不可行。因為中國是《禁止酷刑公約》的締約國,而香港就是跟隨中國加入公約,除非中國退出這個公約,否則香港是不能單獨退出,就算可以的話,若以中共中央現時的態度,若果要退出國際公約,會不符合習近平政府的一貫作風。
若果依照梁振英的說法,從外交層面去處理,就會是由中國外交部和一些逃亡人士的國家,作適當的談判,採取預防逃走的措施,這個也是一改多年來放軟手腳和被動式的處理方式,相信短期內梁振英會指派保安局長作香港代表,並會同中國外交部和這些國家談判。
本來,前保安局長、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建議,在大陸方面找地方或者利用一些外島來收容這些假難民是可以接受或者見效,但是奇怪的是她建議將這些人士送到內地禁閉。這似乎是有點說不過去,因為這也是和國際慣例有出入,這些人士聲請酷刑免遣返的對象是香港特區,照目前一國兩制之下,將他們移離香港的做法有所不妥。
憑筆者在懲教署的工作經驗,香港懲教署是有足夠能力接受這些人士。署方曾經試過,五天之內就可以將一所監獄改裝為禁閉中心。這並不需要太多的加建設施,而人手方面會有一段時間的緊張,但當「假難民」的數目減少之後,工作就會恢復正常,這個也是當年越南船民激增時的狀況,相信也配合梁振英所講的短時間解決問題。
據我所知,最近警方和入境處開始加強拘捕和檢查行動,再加上入境處將審查程序加快,來配合和這些國家談判,不失為最快可以解決的辦法。其實,真的要退出《禁止酷刑公約》可能短期內令假難民問題得到解決,但是,這會令香港的國際地位受損,也影響到中國在世界的形象,相信,中國方面不會因為香港的「小問題」來付出一個較大的代價。
吳廣明
前懲教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