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育局長談成語(退休校長 陳國權) - 陳國權

和教育局長談成語
(退休校長 陳國權) - 陳國權

教育局長吳克儉日前出席一間中學校慶,面對群情洶湧的學生,他龜縮在車廂裏,拒絕接收學生請願信,在隨後的活動中表示「深深不忿」,對於被指寧願玩電話亦不理會學生訴求,他稱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教育局長果然非同凡響出口成文,只可惜他似乎不太明白這些成語的意思。
首先,吳克儉稱自己每日、每星期、每個月探訪不少學校,見到學界做了很多很好的事,但一句話香港教育制度不好便將這些抹煞,因此「深深不忿」。且不論局長是如何施展分身術,遊日、賞櫻、讀書各不耽誤,還可以每日探訪學校,單說「教育制度不好」這句話,其實根本不是在抹煞學界師生的努力,反而正正是在控訴這個千瘡百孔的教育制度令師生家長的努力白費。教師在普教中、簡教中的困籠裏掙扎,學生和家長在TSA的魔咒裏苦戰。教育制度固然不是一朝一夕建立,但身為教育首長,吳克儉責無旁貸,但他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為人發聲,究竟是「深深不忿」還是想推卸責任?究竟是替師生不順氣還是替自己不順氣?
其次,吳克儉辯稱他當時並不是「玩」電話,而是在和同事通訊,大眾對其指摘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局長也許成語學得差,但在偷換概念這方面卻是得心應手,大眾指摘其「寧願玩電話也不下車接信」,重點從來不是「玩電話」,而是他「不下車接信」。當時他是否在與同事通訊或許只有他才清楚,但他沒有下車接收請願信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個指控真的是欲加之罪嗎?真正何患無辭的恐怕是吳克儉的巧言令色吧?
最後,吳克儉稱他之所以不下車接信是因為有人拍打車輛,也有人衝撞,只有在互相尊重、合情合理及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溝通。我倒想問問局長,你連一封請願信也不願接收,還談甚麼「互相尊重」?學生在你制訂的政策之下苦苦煎熬又是否「合情合理」?你在警察護送下安坐車中時,又有沒有想過車外學生的「安全」?
教育局長用錯成語固然是不學無術,用「不自殺契約書」和5,000元生命教育津貼應對學生自殺更加是不知所謂,對自己一手釀成的惡果「深深不忿」簡直是不知廉恥。

陳國權
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