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港鐵簽57億定單中車列車不達標故障頻生

曾與港鐵簽57億定單
中車列車不達標故障頻生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備受爭議之際,內地傳媒報道,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稱中鐵總)在去年工作會議中,直指中國鐵路安全形勢嚴峻,並將矛頭指向在滬、港上市的中國中車公司(下稱中車),認為其新車質量不達標,是列車事故和故障頻生主因。中車曾與港鐵簽訂57億元的地鐵定單,讓人憂慮其車輛安全性。

中車是從事研製鐵路、動車組及地鐵列車的央企,前身是中國南車及中國北車,兩公司在前年合併。財新網報道,去年年底,中鐵總在山東青島召開客車源頭質量工作會,有與會人士引述中鐵總稱,去年全國鐵路安全形勢嚴峻,共發生210多宗列車事故,比前年增加30多宗,同比增長16%。
同時,去年發生了1,500多宗列車故障,比前年增加470多宗,同比大增45%。中鐵總又指,去年發生的列車事故和故障,動車組佔很大比例,分別增加17宗事故及近400宗故障。
《蘋果》記者翻查發現,去年較嚴重的動車故障,包括去年6月一列從武昌出發的動車,駛出後因故障停駛,車廂冷氣中斷,有人砸破車窗通風透氣。中鐵總在會上點名中車,指其生產的列車質量不達標,是事故頻發的主因。

中鐵總炮轟中車倉促造車,去年一輛新造CRH380A動車組回廠時曾發生嚴重故障,圖為運行中的同款列車。

去年一列武昌列車因故障冷氣中斷,乘客破窗透氣。

習近平去年曾考察中國中車車廠。

趕定單把關不嚴

中鐵總批評,去年因中車生產的列車質量和維修不達標而造成的列車事故,佔總量6成,所造成的故障更接近總量9成,但報道未提及具體案例。
中鐵總分析,中車質量未達標與交付進度緊張有關,屬下工廠「蘿蔔快了不洗泥」,並舉例去年第二季,其新造的CRH380A動車組,回廠時牽引馬達因高溫觸動報警系統,被中鐵總返廠修理。中車下屬公司製造的動車組客車,配件脫斷、火災和制動故障仍頻繁發生。
不過,中鐵總承認,屬下各個鐵路局管理不規範,接車把關不嚴,隱瞞不報質量隱患,間接影響鐵路安全,但言談曲線再轟中車列車質量有問題,導致事故頻生。中鐵總還要求,各鐵路局要實施監督檢查。
事件惹起關注,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左大傑認為,中國鐵路過去10年,每10億人公里旅客傷亡率為0.02,在全球屬最低水平,故不應過度解讀及造成恐慌。而報道暴露了中車質量問題之餘,亦突出央企之間的矛盾。
中鐵總和中國中車作為車輛使用和生產製造單位,前者近年為縮減維修開支,希望能自己修理列車,結果造成兩者關係劍拔弩張。
中車回應,所有產品沒有質量問題,強調中鐵總主要是負責營運的公司,不應插手維修的事情。
財新網/央廣網

【中車事故肇因】

1. 「蘿蔔快了不洗泥」,即定單太多,但忽略產品質量。
2.同類故障頻生,卻一直未杜絕問題。
3.中鐵總屬下路局接車把關不嚴,隱瞞不報質量隱患。
資料來源:財新網

【網民有話說】

‧ 這說明國家缺少有效的監督機構。
‧ 管你質量好不好!花的都是國家的錢?玩命造吧!
‧ 奶粉大米有毒,疫苗失效,連動車都質量不過關!我服!
‧ 國產品牌倒在自己人手裏!花了多少錢也弄不出世界一流的東西!
‧ 這是現實,發展速度過快的必然結果,技術及人員跟不上發展,加上過時的管理機制,無法彌補先天不足的缺陷!
資料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