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嘉湖山丘土地負責人、綽號「忽得超」的李錦超多次否認倒泥頭,質疑記者「當政府部門瞓晒覺」。他昨再現身倒泥現場,形容泥頭山本為「廢山」。惟本報翻查地政總署1993年至今的高空圖片,發現原為沙倉的泥頭山位置2004年已有倒泥迹象,2008年規模更大得形成山丘向高空發展。後來巨山一度因長滿植物隱沒多年,直至今年初再度被挖土及倒泥,嘉湖山丘又再顯現。
記者︰白琳 紀靜雯
土地正義聯盟本周日到泥頭山示威,「忽得超」曾現身兇記者並指傳媒「咁有力量」應翻查高空圖片,「你當政府部門瞓晒覺呀?日日倒泥頭你影唔到?」本報其後翻查地政總署高空圖片,發現1993年沙倉鋪滿白色沙粒,1999年仍保留疑用作撥沙的大型鐵架,沙倉直至2003年仍與1993年原貌分別不大。
山頂一度長滿植物
惟2004年起該處局部堆積偏黃泥土,翌年泥土表面長出青草。2006年沙倉範圍大幅擴大,2007年倒泥迹象再現,2008年更開始大面積倒泥,泥頭山越積越厚。2009年泥頭山表面長滿植物一度隱沒,至今年初挖泥及填土工程再展開,光禿禿的嘉湖山丘又再暴露眼前。
地主昨委託承建商到場圍封泥頭山,李錦超到場即詢問承建商職員「係咩部門」。記者問李是否展開灌漿,李說:「唔知灌咩喎,佢哋係專業人士,唔係我哋話事,佢同政府部門溝通……唔係灌漿咯都話,灌咩漿箒」。對於政府指泥頭山部份範圍倒泥違規,李反指記者也在違規,「你哋寫報道好忠實咩?我唔知(有否違規),你問番政府。」記者追問是否打算還原土地舊貌,他不置可否,只說:「唔係呀……倒泥倒出來㗎嘛……座山原本係廢山嚟㗎啦!」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出,沙丘不會如泥頭般容許大量植物生長,上述高空圖片可作倒泥的環境證據,但難以找出倒泥元凶,亦因政府缺乏基線水平研究而未能查證高度變化。
對於李錦超質疑若有倒泥為何沒人拍得證據,陳指「事實上係影咗相都捉唔到」,因倒泥車通常沒有車牌,「個位偏遠,政府人手又少,你走入去倒十分鐘就走,好難捉」,認為政府應修補法例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