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記者協會公佈新聞自由指數連續兩年下跌,公眾部份得47.4分,新聞從業員部份則為38.2分,比前年分別下跌1.4及0.7分,公眾跌幅更勝業界。記協主席岑倚蘭稱新聞自由受損明顯,連非業界都察覺,認為是警號,再次呼籲政府盡快制訂《資訊自由法》。
業界指行內自我審查嚴重
指數由記協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於今年1至2月分別以問卷訪問約1,021名公眾人士及446名新聞從業員。公眾部份有47.4分,比前年跌1.4分;業界部份為38.2分,亦跌0.7分。兩個分數都是3年來最低。
在調查細項中,公眾認為傳媒老闆或管理層向記者施壓最為普遍,而媒體對批評中央有顧忌及獲取資訊困難情況均有惡化。業界則認為行內對新聞的自我審查最為嚴重。
公眾和業界分別有54%及85%人認為,去年香港新聞自由比2014年有所倒退,公眾對香港新聞自由的評分為6.1分,業界自我評分則有5.1分。不過,雙方都認為傳媒仍可發揮監察功能,獲6.3的正面評分。
記協副主席任美貞表示,去年公眾見到《南華早報》被收購、《明報》抽頭版和銅鑼灣書店多人失蹤事件等,不難看到主流媒體報道與網上資訊不同,「大家會問點解」,認為這些都是影響公眾評分的關鍵。
記協主席岑倚蘭擔心公眾對新聞自由的負面看法會成為結構性問題,「大家諗起就話即係差㗎啦,好似入咗腦」,促請各方要努力保障新聞自由,尤其政府應盡快就《資訊自由法》立法,並保障網媒採訪權利。
岑倚蘭又指,旺角事件中有滋事者將記者視作襲擊目標,事後網上更有針對記者言論,重申記者工作時不會站在任何一方,也不會作為任何人的工具。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