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勢:十三五帶來投資機遇 - 張敏華

專家論勢:十三五帶來投資機遇 - 張敏華

自從人民銀行於上月減存款準備金率,加上人大會議公佈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投資氣氛轉好令滬深300指數連續7個交易日上升,月初至今的升幅達到13%,昨日則稍作回吐。今次的第十三個五年計劃,除了繼續推動工業增值及城鎮化外,當局首次將互聯網經濟納入於計劃內,及將創新及經濟改革視為優先處理,料有助內地股市的估值進一步上升。
當局的互聯網經濟政策,可分為硬件及軟件。在硬件方面,當局計劃增加農村光纖覆蓋至98%,擴展4G覆蓋及推動商用5G,以增加網速並下調相關收費。在軟件方面,當局大力推動「互聯網+」計劃,當中包括雲端服務、政府數據共享、信息安全等,將互聯網推廣至各行業上。

至於創新方面,現時中國用作科研的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達2.1%,當局目標是在2020年增加至2.5%,比率只是略低於美國現時的2.8%水平。我們認為,上述措施有助改善內地股市的投資氣氛,提升估值水平。雖然現時滬深300指數的預測市盈率,已由2月低位的10.8倍,回升至12.4倍,但仍然遠低於10年平均值的16.2倍,反映估值仍有重估的空間。
至於行業方面,投資者可以留意政策受惠的行業。除了基建股及互聯網企業受惠,科研投資增加亦可有利醫藥業的前景。事實上,早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宣佈,優先及加快處理部份企業的藥物審批,一眾本地大型醫藥股可望受惠。

張敏華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