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香港電影資料館,同樣涉「河蟹」台灣機構名稱,擅改台灣機構名稱中的「國家」字眼。去年該館曾舉辦胡金銓執導電影《俠女》的放映活動,鳴謝時曾提及一個名為「台灣電影中心」機構,惟網上無法找到相關名稱的機構資料,相反另一間名為「國家電影中心」的機構接受查詢時,確認擁有《俠女》版權,對方稱現正跟進事件。
「國家」被消失
「國家電影中心」由台灣文化部屬下基金會管理,屬台灣保存電影文化資產的官方機構。根據本港電影資料館的活動資料,2012年資料館曾舉辦胡金銓電影回顧展,包括放映胡執導電影《俠女》。港府新聞公報亦提及影展獲「台北電影資料館」支援,借出胡氏的手稿及影片等物品。惟網上無法找到台北電影資料館資料,只有位於台北的「國家電影資料館」紀錄,而資料館在2014年因升格而易名「國家電影中心」。本港電影資料館去年底再辦電影《俠女》放映活動,鳴謝機構亦由台北電影資料館變成「台灣電影中心」,但網上同樣無法找到相關紀錄。
本報昨向台灣的「國家電影中心」查詢,對方確認《俠女》版權由中心擁有,初步相信香港電影資料館提及的很可能是其電影中心,中心職員未聽聞台灣有「台北電影資料館」等機構,正翻查是否曾與香港電影資料館合作。香港康文署截稿前未有回覆。
■記者鄭啟源